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92.
盲文打印机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包装有何不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可口可乐是红的,百事可乐是蓝的。可如果是盲人朋友又该如何是好呢?毕竟这两种可乐的包装摸上去都是完全一样的。  相似文献   
93.
盲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盲文>这门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必开的一门课程,它和手语一样是从事盲校或者聋校工作的工具,所以学生必须要掌握这项技能.但是,掌握这项技能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掌握了合适的方法之后,我们就很容易掌握这项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同学共同来摸索经验,共同来学好这门技能课.  相似文献   
94.
图书阅读对视障幼儿的成长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适合视障幼儿阅读的图书特别少,这就需要教师对已有的图书进行改制或者根据孩子的情况自制。笔者就如何制作视障幼儿的图书及如何带领视障幼儿进行有效阅读进行了探索,希望能给盲校视障幼儿早期教育提供有益借鉴。一、视障幼儿图书制作的要求1.内容要适合孩子的能力,教师要了解视障幼儿每个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制作丰富多样、简单易懂的图书。2.要有丰富的触觉内容,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实物或者动作,帮助孩子理解。  相似文献   
95.
朱媛 《文教资料》2012,(29):194-196
低年级盲生好动好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容易疲劳。在盲文点位的学习中,作者根据盲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等,让盲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运用游戏情境,渗透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唤起盲生的主体意识,让盲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盲生的思维,引导盲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6.
S市特殊教育学校有30个盲学生,学校买不起"盲文纸"供孩子使用,便通过电视台向观众求援,他们希望爱心人士能将家里的旧挂历捐献出来,让盲学生以此替代盲文纸使用。节目播出后,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都行动起来了,有人捐款,有人捐盲文纸,有人捐挂历——当然,捐挂历的最多。跟着回访的镜头,我看到堆积如山的一卷卷  相似文献   
97.
《学科教育》2010,(4):F0003-F0003
2010年7月16日,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残联共建的“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揭牌成立。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共同在共建协议上签字,并为中心揭牌。  相似文献   
98.
在《书店的灯光》这本书里,作者不仅描绘了书店的氛围,回忆起自己阅读的启蒙,准确的将人与书店的关系比喻成"在人群中独处"。而且大半生与书和书店为伍的作者,还简单叙说了书与书店的历史,细数他所喜欢的位于世界各地的书店,还有许多跟书有关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99.
关于汉语盲文简写方案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试用<汉语盲文简写方案>2个月的64名初中盲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87.51%的初中生认为学习简写方案没有困难.对22名盲文教师、30名盲人大学生、7名盲文出版工作者进行小组访谈,结论是:<汉语盲文简写方案>没有科学性错误,符号没有歧义;<汉语盲文简写方案>中的方案(一)部分简单明了、好学好用,但定型简写词的记忆量过大,希望其经进一步修订后推广.  相似文献   
100.
新中国成立之初,盲文出版事业是一片空白。旧社会歧视盲人,对他们的文化教育工作不重视。全国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才设有盲校,且多为外国传教士所办,先后培养出来的学生总共还不到一千人。全国没有统一的盲文,当时流行的“心目克明”盲字,是以南京地方话为基础的,此外还有粤语盲字和福州盲字。全国也没有盲文出版机构,盲生学习的课本,是靠老师报读、盲生自己手抄的。课外读物更难,全国仅有的一份盲文期刊《启明月刊》,是由受美资津贴的“中国盲民协会”雇盲人手抄的。这种刊物每月才万把字,只向学校团体发行几十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