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706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01.
为了有助于运动队医务从业者更好地了解与运动医学服务相关的法律原则,就国外运动医学工作者和教练员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知情同意、医患关系及运动医学服务风险管理的分析,发现1)获取书面的知情同意书;2)与运动员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3)制订运动医疗风险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是运动队医务从业者在提供运动医学服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902.
著作权声明     
《高等教育研究》2021,(3):69-69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  相似文献   
903.
大数据背景下,档案利用中个人信息保护“知情同意”的传统架构受到挑战,面临保护机制失效和全方位适法性的现实困境。基于大数据背景,完善我国档案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路径,必须进行科学立法,平衡产业发展需求与权益保护诉求;加强全过程监管,防范行政司法化;实施统分结合,形成监管机构专责化,最终构建形成系统性档案中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904.
作为下位法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在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的告知义务上,存在义务主体"信用信息提供者"和义务客体"信用信息"界定过于泛化的问题。它对信用信息采用了"用于识别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限定和"其他相关信息"的兜底,在规范层面导致法律概念限定与开放的自我矛盾。而信用信息范畴的扩张是征信理论体系本身扩张的一个缩影。替代数据的使用、经济征信向公共领域的扩张、信用信息透明与个人信息强保护理念的冲突,在理论层面构成征信体系的自我矛盾。由于《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所涵摄的征信属于经济领域,所以落实征信的经济性与政策性的目的可以破解规范矛盾,而理论矛盾则要求重新识别征信体系的场景化应用。  相似文献   
905.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等平台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同意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相似文献   
906.
徐小琳  李巧  刘月 《林区教学》2023,(3):100-103
仪式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情感体验方式,《学记》阐述了仪式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目标、内容、功能层面系统分析仪式感与学校德育的逻辑关系,以及仪式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面的价值意蕴。基于此,提出学校德育视角下仪式感的培育路径,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仪式认知;创设德育情境,助力情感升华;优化仪式设计,坚定意志信念;践行实践活动,增强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907.
加班是劳工领域长期关注的议题。本文从劳动控制和劳动自主性双重视角出发对互联网企业加班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通过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得到如下研究结论:首先,从行为主观态度和加班增益角度可将加班划分为三种类型:主动增益型(自主加班)、被动增益型(被动内卷)和被动非增益型(游离群体),不同类型加班成因各异。其次,加班不单纯是制度胁迫个体的结果,在加班过程中,企业制度层面的员工年龄结构、考勤制度和福利体系发生了关键作用,同时知识层面的基于加班产生的群体区隔和矛盾心态,无不体现知识劳工的特殊性。最后,本文对加班所带来的成长性和扁平化管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8.
因人而异的智能健身服务以个性化的个人数据采集与利用为基础,其在为用户提供科学指导、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易产生各类数据安全问题。认为,传统的“可识别性”个人数据界定与保护方式已失效,“知情-同意”原则被冗长专业的条款架空形同虚设,数据背后的经济价值归属争议引发“控制性”危机,相关立法和司法的滞后难以提供法律保障,智能健身个人数据保护问题亟待解决。提出,要坚持强化数据主体的控制这一总原则,坚持明确治理主体,完善事后救济的监管路径,坚持以技术为支撑,完善技术解决方案的市场路径,最终形成法律与技术双管齐下、相互配合的“监管-技术”的双重保护路径,以更好地保护健身领域的个人数据。  相似文献   
909.
《滨州学院学报》2022,(5):74-78
企业需要获取大量的个人信息,以此作为其自身运营的基础。然而企业在获取个人信息时存在没有获取个人同意的情形或者虽然获取了个人同意,但个人对其同意的内容、范围等有着一定的认识错误。探究个人同意的含义和分类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个人同意,引入个人同意的构成要素作为认定同意的标准,能够为企业提供获取个人信息的标准,促进个人信息的流通,使企业合规发展。  相似文献   
910.
涉他个人信息携带时是否需要取得第三人同意,存在疑问。坚守第三人同意能够偏重维护第三人的人格利益,但可能导致多重实践困境。究其根源,在于论者采用的私益冲突分析范式忽略了可携权行使之于公共利益的作用。涉他信息携带能够豁免第三人同意,实质是对破除用户锁定效应的公共利益与个人信息自决利益进行取舍。基于可携权与知情同意规则的衡平属性,前述取舍需要在具体场景中展开。在涉他信息蕴含第三人敏感信息与私密信息的场景下,应坚守同意制度的价值以维护信息自决利益;在其他场景下,承载公共利益的可携权能够限制信息自决利益。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与私密信息的判断,需要结合特定要素予以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