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3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苏阳 《兰台世界》2015,(9):140-141
秦宫殿建筑是见证秦时期历史建筑的最高成就,,本文先分析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进而分析不同时期秦朝建筑的特点,从建筑来分析秦朝文化的发展,希望能为秦王朝建筑文化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李艳阳 《科教文汇》2007,(12Z):168-168
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时期,玉器又作为这一时期大江南北特有的文化标志,书写了其灿烂辉煌的一页,至少八千年的用玉史,使玉文化从出生就为中华古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玉器以其精美绝伦、温润高洁的品质作为古人祭祀时通天神之媒介,掌握玉器的巫也逐渐演变为国家形式的王,以玉祭神、以玉通神现象的出现,人类从此便也步入了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结合北魏京郊的祭祀活动可以看出,北魏平城时期的礼制性建筑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祭祀神灵或祖先的场所,如郊天坛、圜丘、祖庙;二是皇帝召开会议、朝会万国、宴请群臣的场所,如天文殿、太华殿、板殿。明堂作为平城后期兴建的礼制性建筑,其主要功用有祀天、祭祖、布政、观天象和敬养三老五更。礼制性建筑近百年的兴建过程,也是平城礼仪制度嬗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卫风·氓》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诗中通过弃妇自述深刻地反映了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被损害的社会现象。对于诗中女性的婚姻悲剧,许多人把责任归咎于两性地位的不平等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等原因。女性悲剧的造成固然有此类原因,但是从当时的社会生活特点出发,违背礼制才是造成其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先秦是一个“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的时代,而这一时期的战俘可以说与“祀”、“戎”都有直接的关系,考察战俘的生存状态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先秦政治制度、社会构成等多方面的认识,而《左传》作为现存有关先秦的重要史料,通过对其中有关战俘记录的梳理,至少可以让我们对春秋时期战俘的生存状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玉石所具备的质坚、润泽、美观等特点,玉石被雕琢成为各种器物。在我国古代,结合不同玉器的形制特征,玉器被广泛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和装饰,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紧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朱越利 《中国文化》2002,(19):136-143
  相似文献   
18.
两汉都城的礼制建筑主要包括明堂、辟雍、灵台、太学、宗庙社稷以及郊祀遗址等。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汉都城礼制建筑布局上的异同及其发展演变的轨迹,东汉在继承西汉礼制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从而基本确立了中国古代都城礼制建筑的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不但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更是研究当时社会的珍贵史料。其中关于社会风貌、人们思想和生活的介绍更是十分丰富,拿祭祀这一社会现象为例,《诗经》中就有很多记载,如四时之祭、裎祀、祸祭、稞祭、燎祭、尸等等。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是宗教与封建专制融合的时代,以方术、巫术为基础的宗天神学和谶纬神学得到统治者推崇,对秦汉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秦汉时期许多封建礼制和典章制度,都源于方术及其相关的宗教信仰.而河北地区的燕赵故地,正是神学宗教盛行的地区.以大量史实为基础,研究秦汉礼制中蕴含的神学宗教,可剖析封建礼制与宗教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