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文章从爱与美角的度分析杰克·伦敦的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的爱情观,社会观和事业观,揭示了马丁从对爱与美之梦的追求到梦的破碎的心路历程,指出正确的美学观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灵健康,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美学观,不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则审美的匮乏与失衡可以导致人的困顿与挫折,甚至是灭亡。  相似文献   
32.
《大学生》2012,(5):42-43
社会@大学@北大陈玉宇:批评北大校长那首《化学是你》的歌曲不够好,那是你的品位和言论自由,批评北大校长关于"美国教育不好",那是你的独立思考和智识。  相似文献   
33.
微博     
《大学生》2012,(7):42-43
以大学看社会,以社会观大学社会@大学@灵戈:"刷",又一潜规则关键字,"刷机"、"刷卡"、"刷流量"、"刷屏"……或许不以为然,却已变成习惯。我们,生活在"刷"的氛围中,偶尔沉入无奈的反思,我们为什么"刷"?因为处处存在的漏洞,无刷不随流,我们挣扎着不想刷,却陷入"刷"的纠结中。  相似文献   
34.
微博     
《大学生》2012,(23):42-43
@大学生杂志http://t.163.com/chinacampushttp://weibo.com/chinacampus以大学看社会,以社会观大学…社会@大学@诸大建:一直认为,哈佛等美国大学校院长的工作,除了找钱之外就是找人,是管理有道的表现。事实上,任何组织要有绩效,找人的重要性远远胜过随后的管理,其比重关系可到80:20。可是在国内,不管是高校、企业、政府还是其他组织,往往是轻率进人、艰难管理,而不是谨慎进人、轻松管理。  相似文献   
35.
许多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后来都被证明讲述的并不是事实,至少不是事实的全部。但真相大白时,社会的负面情绪和既有印象往往已经形成、无法修复。这类新闻的出炉,有一些是部分媒体缺少专业知识错怪了,有些是部分媒体急于抢新闻听风就是雨了,还有些则是部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有意为之——事后即使被证明说了假话,舆论对他们的压力也很小。  相似文献   
36.
本探讨了中国传统化中的分配观和大同理想社会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通之处,它们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分析了上述传统化兴趣产生的偏颇倾向,以求准确的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作用,和谐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和谐社会理论应该帮助人们树立全面建小康一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发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作用,使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的无穷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38.
和谐社会观是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根本看法和主张。构建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政治家和思想家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因此,和谐社会思想不仅源远流长,并且丰富多彩,是中外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外和谐社会思想,对我们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9.
《大学生》2013,(23):44-45
正大学@社会@傅军教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理念自从17世纪诞生以来,使科学始终在改变着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超乎想象的美好。要分清"假设"和"假说"的区别,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实是"大胆假说,系统证伪"。@北大特劳特定位中心:人人网定位模糊股价大跌。改名字后,人人希望自己成为一家通用社交公司,服务于各个年龄段的用户,但它的定位不仅没有吸引到  相似文献   
40.
《大学生》2013,(11):42-43
正@雅安@社会学吧: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但相应的灾害社会学、地震社会学的研究却很不对称。灾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契机,日本1964年新县的地震推动了日本灾害社会学的发展,已经拥有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