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11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教育   20694篇
科学研究   5977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935篇
综合类   818篇
文化理论   72篇
信息传播   3092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623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550篇
  2020年   660篇
  2019年   587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546篇
  2016年   695篇
  2015年   1011篇
  2014年   2009篇
  2013年   1722篇
  2012年   2130篇
  2011年   2161篇
  2010年   1886篇
  2009年   1928篇
  2008年   2168篇
  2007年   1830篇
  2006年   1667篇
  2005年   1502篇
  2004年   1595篇
  2003年   1354篇
  2002年   971篇
  2001年   803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被认为是下一个十年科研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在既有的生态观测和依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所产生的"大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基础之上,欧盟、美国等也在积极布局推进个体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小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小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有望将割裂的科研个体联接为科研创新网络,从而引发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范式的新变革。文章从资助机构推动、数据期刊建设、科研数据开放平台实践3个方面梳理了欧美国家在小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实践,并提出对我国科研数据开放共享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2.
融合研究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范式,不仅会促进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而且是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宏大挑战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章考察了融合研究的内涵和特点,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融合研究的概念;根据NSF十大投入计划和新的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发展融合研究在NSF中的战略地位;分析NSF支持融合研究的基础和融合项目的特点,并对第一批融合项目的实施作了介绍;总结出NSF支持融合研究可供借鉴的若干结论,并对我国发展融合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93.
赵晋平  单谷  刘绮霞 《科研管理》2020,41(10):125-133
在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为世界有目共睹的同时,如何培养世界级学者成为困扰我国科学界的重要课题。世界级学者的培养和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邻国日本频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政府的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动向,并聚焦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科研管理机制和所资助的战略型基础研究的案例,得出了有助于世界级学者脱颖而出的科研经费制度、伯乐型评审专家和具有鉴别人才和技术能力的专业型科研管理人员的存在、跟踪式服务等因素对于日本频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起着不可或缺作用的结论。本文提出,今后我国除了制定明确的世界级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之外,需要加大设置战略型基础研究项目的力度,尝试导入伯乐型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对基础研究项目实施弹性化、跟踪式管理,打造能挖掘高潜力人才和技术的专业化科研管理人员队伍。  相似文献   
994.
在当前我国开展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对现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同行评议制度进行分析,揭示当前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同行评议现状和问题。结合当前同行评议模式的不足,顺应国家对优化科技评价体制的要求,提出一套基于科研生态系统视角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同行评议创新模式。新的评价模式从科研活动系统出发考虑科研机构的投入,产出及科研环境等要素,以科研产出的学术创新度和贡献度为导向,对科研成果进行系统评价。评议结果更加客观完整,符合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生态。  相似文献   
995.
科学研究是我国高校的重大使命之一,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最大群体,是我国社会的重要创新力量,因此,对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应该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通过寻找了过去18年来国内学者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最终筛选出341高校科研团队的相关文献,采用描述性统计与系统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阶段进行了划分,总结了主要研究主题和理论贡献,并进一步简要评述了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的不足,为我国高校科研团队未来的研究指出方向,以期为国内未来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6.
为探讨科技体制改革中组织分权与PI制适用性问题,在整合经济学与管理学关于组织分权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科研决策过程的自身特点,提出了科研组织分权问题的基本框架。在此框架下,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资助机构和科研机构的PI定义与PI制实践,总结概括了PI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通过历史回顾、制度比较和深度访谈,解读了科技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我国实行PI制科研组织模式的基本逻辑,提出课题制是PI制在我国的主要实践形式,PI制是科技体制改革分权过程的必然结果。针对行政机构(公共部门)、科研机构、弹性科研组织、科学家个体4类决策主体和科研问题选择权、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4类基本决策权讨论了PI制的适用性问题,发现PI的权力应有合理的边界,其适用性还受到科研任务、学科差异、资源共享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998.
沈楠  徐飞 《科学学研究》2020,38(9):1545-1551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道格拉斯?普瑞舍在绿色荧光蛋白的中前期研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却由于种种原因最后不得不退出了学术界。文章结合对这段历史的实证分析,进而全面剖析了其中折射出的科学基金评审、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的机遇和性格彰显等问题,由此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学术从业者的责任感,以及整个学术界对于真理、竞争、荣誉等科学活动规范结构的深入省察。  相似文献   
999.
《云南科技管理》2020,(2):15-22
通过对近10年来我国科研诚信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梳理,从而厘清近10年来科研诚信问题的研究状况。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2009-2019年我国科研诚信相关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解读法,内容分析法;借助文献计量工具,分析近10年来我国科研诚信的研究论文的基本情况、研究热点,以期通过知识图谱的方式系统地、直观地掌握近10年来我国科研诚信研究状况。研究发现,该主题的研究在研究立足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语境上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00.
《云南科技管理》2020,(2):23-26
研究高校科研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流程与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校级科学研究基金管理工作流程基本涵盖了科研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PDCA循环管理法是国内外提高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对尚未完备的科研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有一定实践指导价值。文章基于"计划(P)→D(执行)→C(检查)→A(处置)→P(再调整计划)"的有效闭环,对校级科研基金工作环节中的指南发布、立项评审、专家库建设进行循环优化,并加以实践检验,使科研廉政风险防控流程与措施日臻严密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