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2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内容概述]有史以来,战争一直伴随人类左右,至今人类仍然不能消除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之前所有的战争都不同,这是第一次战火波及全球的战争,六大洲的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进来。一战前,人类刚经历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这也使一战格外惨烈。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投入热兵器和自动化武器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战争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强大杠杆,一个国家、民族或阶级的兴衰存亡往往就取决于一次战争的胜负。  相似文献   
42.
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中立政策破产后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时宜的选择.这一举动给中国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好处:取消了德奥在华的特权;停付或缓付了庚子赔款;参加了巴黎和会并获得某些利益.  相似文献   
43.
数理天地     
《广西教育》2007,(7C):60-62
顺手抓住一颗子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边有一个什么小玩艺儿正游动着。飞行员以为这是一只什么小昆虫,顺手把它抓了起来。飞行员一看惊呆了,原来是一颗热乎乎的德国子弹!幸亏他戴着皮手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4.
《历史考试大纲》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以及“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6个专题为框架,选择了与战争、和平有关的历史事件作为考查的内容。  相似文献   
45.
几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曾在“一战”中一败涂地的德国有了死灰复燃的最好机会。德国抓住了机会,先集中大批兵力猛攻波兰,由于波兰的松懈,这支拥有一流配备的部队不到两个月就全军覆没。德国并没有停止侵略,在经历了“闪电袭击波兰”的胜利以后,他又以世界霸主的不可一世的优势,不费一兵一卒就在谈判桌上把昔日的胜利者——奥地利占领了。  相似文献   
46.
马玉 《历史学习》2003,(7):10-11
法国是世界和欧洲的大国,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的世界地位受到了削弱.但是在欧洲,特别是在欧洲大陆,法国的地位不仅没有受到削弱,反而因为德国的战败和奥匈帝国的崩溃而大大的加强了.战后初期,法国在欧洲已拥有了很大的优势.法国的优势地位不仅是对战败的德国和奥匈帝国而言,就是对战胜国的英国而言,也是如此.因为根据凡尔赛和约,尽管英国取得的领土几乎要比法国多四倍,但大多数都是不发达的殖民地,而法国取得的权益主要在欧洲,它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铁矿产地,并获得丰富的萨尔煤矿的开采权.战后初期,法国极大地提高了自己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国.但是五六年之后,法国开始丧失这种优势.  相似文献   
47.
夏凡纳     
严力 《中文自修》2006,(9):29-29
皮维斯·德·夏凡纳(Puvisde Chavannes,1824-1898),出生于法国里昂,被定名为绘画上的象征主义代表,而象征主义则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受19世纪末英国文学的唯美主义运动的影响,唯美主义的学说是,艺术只为本身之美而存在,也就是为艺术而艺术。象征主义美术以法国和英国的画家的作品被后人介绍得最多,而夏凡纳的作品则常常被引用。象征主义的作品一般流露忧郁、颓废、苦闷、孤独、彷徨的情绪。一些评论家就认为那是一种世纪末的情调。确实,夏凡纳和另一个代表人物莫罗都是在1898年去世的,也就是说离1900年还有两年,而他们造成的影响以及继续他…  相似文献   
48.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转变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由信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而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则是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49.
威尔逊的国联思想产生于一战爆发后的调解外交之中.这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在保持中立的基础上对欧洲冲突实行调解.美国外交传统中的中立原则决定了威尔逊政府不准备对欧洲事务承担任何义务,但是这种调解本身又有参与解决欧洲事务的含义.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只能导致调解失败.在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中,威尔逊找到了战后国际联盟这个目标,并从泛美条约的集体安全条款找到它的基础原则.国际联盟能同时满足威尔逊既不脱离传统的孤立主义又能参与欧洲事务的双重愿望.战争形势很快迫使美国放弃中立,但是国联思想却沉淀下来成为威尔逊外交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0.
《中学科技》2009,(7):42-43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的首次出现,单兵反装甲武器的发展也渐渐地拉开了帷幕。当前,世界上单反装甲武器主要分为单兵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火箭筒子两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