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产品性能:蜂窝煤是我国城乡中、低收入家庭的重要生活能源。受天然气、石油涨价、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因素影响,用煤户明显上升。但蜂窝煤炉引火难,无论是传统的底垫泛煤引火、电引火器引火、煤气烧或夜间封火法,都要30分钟以上用两块煤才能做饭,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蜂窝煤的发展。经研究开发的蜂窝煤引火器,  相似文献   
12.
清代火器发展停滞是由多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铜铁冶炼和火药制作的工艺水平是火器生产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而思想意识领域的抵制和国家制度层面的禁抑才始终是清朝火器发展最主要并长期存在的障碍。清朝统治者亦视火器为“利器”,重视其军事上的运用,只是禁止民间、来华的属国和外国人制造使用,甚至对携带与火器相关的原材料也予以严禁。火器的使用者主要是八旗军和绿营兵;清朝为反击侵略、打击叛乱、镇压民变等,往往加大火器使用力度。作为少数民族的满族统治者对汉人拥有火器始终怀有恐惧心理。在多重因素的制约下,清朝火器在200余年间难有求新、改进和发展,长期墨守陈规最终造成清末落后挨打的惨痛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师对我说:“潘老师,我教了二十多年书,这个实验我从来没有做成功过。”根据这位教师所讲,联想到类似情况可能在各地都存在。故借本刊介绍这个实验的做法,以避免教师在学生提问面前的尴尬景象。  相似文献   
14.
因为中国曾经被满清这个只知道“弓马娴熟”的民族统治了270年,所以后代的中国人都产生了一种误会,以为发明了火药的中国,竟然把本应成为先进武器的发明,白白浪费在无义的娱乐上。其实不然,清朝以前的元和明朝两代,都十分重视火器的发展与装备,中国在火器方面是曾有过辉煌的。  相似文献   
15.
明代统治者为了满足当时战争的需要,以武功定天下。从开国之初,就十分重视"造兵",使得火器的制造水平有了长足发展。当时铸造的管形火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手持点放的火铳(即鸟铳)。这是一种利用火药在膛内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压力来发射铅弹和铁弹等的管形射击火器,其形体和口径都较小。既有铜火铳,也有铁火铳,但以铜火铳居多。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西方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中国处于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期,弓箭、刀、矛大量地装备清朝军队.清军使用的火绳枪,虽有燧发枪而未装备于部队.西方军队主要使用的是燧发枪,滑膛枪的设计制造技术已经成熟.18世纪中西方火枪技术模式和机制原理上大体相同,中国的铸炮工艺较粗糙.18世纪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西方那样的科学理论、实验、技术这三者之间的循环加速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火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宣告了冷兵器最终被火器替代。关于火药的军事记载: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皇帝派将军郑皤去平息豫章的内乱。大军在豫章城外久攻不下,郑墙气得大声下令:“发机飞火,烧龙沙门!”  相似文献   
18.
明代火器的应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的趋势是在继承宋元火器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技术,兼容并蓄,力求火器的本土化,使其突出自己的特点。这势必对原有的封建军事制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要求封建军事制度进行相应的变化。但出于多方面的因素制约,火器在明代的应用虽超前代,但始终没能促成封建军事制度的变革,从而也没能挽回明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9.
《滨州学院学报》2018,(3):17-26
中国军事的发展中,武器的变革与使用是一个重要的标志。随着科技的发展、火器的应用,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进程,还促使了战略战术及军事思想的转变。孙子的时代,战场上仅有冷兵器,故其对武器的作用只有关于弛车、革车、攻城器械等的寥寥数语,且不系统。但到了明代,冷兵器大量改良,火器大范围使用,人们对武器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这些认识丰富了孙子战争制胜观的内容。而随着冷兵器和火器的配合使用,由孙子提出的防御、协同作战、攻守城战法等理论得到了极大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表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火炮中有为数不少的复合金属炮。它可使炮体性能增强,加快射速而不必担心膛炸,发明时间稍早于南亚的印度和欧洲诸国。通过对铁芯铁体复合金属炮的金相检测,发现其材质外膛为铸铁、内膛主要为熟铁或低碳钢。此称得上是一种"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和力学性能,要比同样壁厚的单层体火炮坚固得多。不过,其制造技术复杂,成本很高,在鸦片战争前后的国内外战争中未得到广泛普及,其性能也劣于西方步入近代化阶段的强势火炮。其在中国的兴衰史表明:火炮的枝节性改良抵挡不住其根本性的变革,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