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84篇
科学研究   31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大众科技》2010,(6):2-3
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中国先进研究堆,近期实现首次临界。该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它的建成为我国核科学研究及核技术开发应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科学实验平台,也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72.
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建筑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强大推动力.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应用前景良好的精益思维方式,面对我国建筑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这一实情,提出应用精益思维方式提升建筑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73.
一般认为赖兴巴赫在1938年《经验与预言》一书中最先提出发现语境与辩护语境的区分(DJ区分),对DJ区分的源头可以进一步追溯。随着逻辑经验主义的衰退,科学哲学界对DJ区分的诠释产生了众多版本,大部分版本与赖兴巴赫最初的DJ区分存在着明显的背离。面对科学哲学内部(包括认知科学视角)与外部(科学史、科学的社会和文化研究等)对DJ区分的反对,霍伊宁根-休恩提出精益区分(lean distinction)以挽救DJ区分。DJ区分的再分析作为科学哲学的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74.
针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在推动实施精益生产方式中的局限性问题,本文从精益运行的核心理念入手,分析了传统成本核算的缺陷,提出了WBS和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体系中应用模型,以推动实现生产方式的"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875.
对GE流程管理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析指出流程改善起源于质量运动和价值工程,而质量控制和价值分析是流程改善的根本.  相似文献   
876.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文章以烟台职业学院“船体建造工艺”课程为例,分析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并在“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政元素挖掘、思政育人教学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77.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工作坊教学主要采用“师带徒”的教学形式,具有科研属性强、师生交互度高的“精英式”教学特点。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背景,以拓展学生数理统计知识体系和计算机编程能力为目标,对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智能建造与运维领域人才培养中的效果进行了探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层面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78.
针对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忽视授之以渔、师生地位与信息不对称、学习成效无反馈和无跨校竞争性学习环境等问题,提出“筛选、精研、反复使用”精益学习法和“练习、讨论、评价”一体化教学法,构建了全新的理实一体化模式。它以慕课自学、练讨评课堂和科技助推三阶段教学安排为抓手,要求教师发挥改革意识和奉献精神,切实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同时,既要引入跨校学习者为课堂注入新血液,又要做到结课不断教,直至学生学有所成;要求学生弘扬匠心精神,以精益学习方式全程深度参与。实施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理实一体化的三个核心内涵: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一体化,教师与学生认知趋同的一体化,学习过程和应用效果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879.
德国工业4.0“精益学习工厂”以行为主义为引领,以能力本位为导向,以学习者面向工业4.0需求的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合作,将价值链管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在宏观层面的学习工厂、中观层面的教学模块和微观层面的教学情境三个维度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技术、生产、教学要素的系统整合,发展了一套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习者实践能力的系统方法,为培养学习者面向工业4.0需求的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德国工业4.0“精益学习工厂”为我国培养面向智能工业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提供了如下借鉴:明确面向我国智能工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实现实践教学机构从宏观建设运营到微观教学实施的系统化设计,借助工业4.0技术手段将价值链管理和精益生产融入教学过程以实现生产、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80.
兰玉坤  唐立超  蒋斌 《大众科技》2023,(8):29-31+16
文章阐述了广西柳州首家封闭智能网联测试场地的规划、设计、建造全过程,探讨了测试场地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试验检测评价技术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封闭道路测试能力,并形成广西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技术规范,符合广西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针对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解决建造过程中的行驶车道和传播区域吸声系数问题,使场地满足试验标准的条件,为后续的场地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