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实施贫困地区劳务技能培训是扶贫开发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对此,作为职业技术学院应把扶贫培训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努力办出特色,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2.
本通过对成都郫县农科村过去与现状的介绍,阐述了农科村由贫困落后,依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结合自身实际,发展自己的优势,脱贫致富的过程;同时,就农科村在改革中出现的弊病进行了一番探讨,为农科村在新环境中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与看法。  相似文献   
73.
一、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实施情况 (一)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实施情况2005年.全国教育系统继续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脱贫致富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4.
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廷 《广西教育》2008,(19):4-5
一个地区经济要发展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教育的发展才能为地方培养更多更好的领导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合格的产业工人。只有教育的发展,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才能有效地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才能有效地减少各种不稳定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区域,才能促进地方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75.
一、课题实验的动作模式 民族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它不能仅由教育一家来承担,需及时适应民族农村社区发展的要求,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把教育延伸、拓展到社会基层,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龙胜各族自治县教育局站在发展农村社区教育,要使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史高度,与时俱进开展课题实验。  相似文献   
76.
当前,农村养殖业已成为大通县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近几年来,许多养殖户防疫观念薄弱,只追求当前利益,导致疫病反复发作,严重的制约了大通县养殖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群众的收入。  相似文献   
77.
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走过了20多个春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仍有3000万左右,初步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有6000万左右,还有一批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其温饱的标准相当之低。“消灭贫困”和防止“返贫困”现象的发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首要任务。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核心问题是要尽快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农业现代化,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8.
扶贫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能够精准分析贫困群众致贫原因,为制订针对性脱贫策略提供最具价值的参考.同时,扶贫档案详细记录群众脱贫过程,也是判断扶贫效果的重要途径,对未来工作有着重要价值.扶贫工作结果是光明的,过程是曲折的,对扶贫建档立卡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能够确保扶贫档案真正成为有效脱贫的工具.据此,本文研究以山西A县为例,对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经验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切实发挥精准扶贫的档案价值,为精准脱贫提供最具价值的思路,借助脱贫经验助力乡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9.
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建于1984年。20多年来,学校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路子,立足庆阳,面向全省,为全省林业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在林业教育、林业科研、科技培训、科技推广、服务与咨询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7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科技推广“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0.
《金秋科苑》2010,(15):75-75
身居基层普通干部的我,在农业战线食用菌行当上,滚打半百岁月,成为专业科技人员。深感社会是锻炼意志,学习技能的大课堂;而农民是最好的老师。是他们的聪明智慧灌输了我的脑海,使我不断深造成才。如今年过古稀。应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更好地把所掌握的一技之长反哺农民。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