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茶学相关专业师生参加2013年第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2013年首届福州茶产业博览会、福建省首届“辉日杯”团队茶艺表演大赛的活动剪影。  相似文献   
32.
商洛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商洛茶产业产量、品牌、品质和规模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商洛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植、加工、经营、创新和茶文化提炼与宣传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按照"政策支持体系、茶叶种植体系、茶叶加工体系、茶叶营销体系、茶产业科技支撑体系、茶产业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商洛茶产业体系,促进商洛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普洱茶产业作为普洱市政府重点打造的重要骨干产业,正不断走上国际化的道路。普洱茶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对该领域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英语水平正是该领域从业人员的短板。在此背景下,《茶艺实用英语》应为当地培养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的专业人才,使其具备流利使用英语进行茶叶销售、茶艺表演、国际茶叶推广活动翻译服务等能力。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和测试研究工具,从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两个角度开展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完善了课程体系,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4.
制约宁德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家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当家品种关系到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闽东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有较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多达26种。但当家品种中"福云六号"不耐泡、口味淡,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造成茶青价格低而采摘成本高、利润微薄,茶农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35.
黄家力 《大众科技》2008,(1):134-135
昭平是广西主要产茶县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和较好的茶叶经营基础,对如何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加速发展壮大昭平茶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以广东紫金县茶产业为例,运用田野研究方法,探析乡村农业空间的数智化转型过程。研究发现,乡村振兴视域下数智乡村建设仍存在数智技术应用环节单一、村民数智素养总体偏低和数智乡村治理路径滞后等现实难题。未来数智化赋能乡村振兴应推进数智技术创新供给、提升乡村居民数智素养和优化数字乡村治理路径,使数智技术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7.
通过开展云南大叶种茶机采技术和晒青茶、红茶、烘青茶各加工工序终点客观判断指标的研究,并导入茶鲜叶清洗理念和配套工艺研究,建立机采技术标准体系和晒青茶、红茶、烘青茶初制工艺标准;结合工艺要求,开展流水线设备研发,建成年产能高达3 000吨的清洁化、标准化流水线初制车间,实现茶叶清洁化、数字化生产,稳定茶叶品质,促进云南茶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8.
减税降费政策是国务院为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市场活力而推出的重要举措,包含普惠性减税、结构性减税和2020年疫情期间阶段性减税三类。减税降费政策的执行是否给企业带来了真正的政策红利是政策制定层面和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地处大别山区的信阳市是我国绿茶主要的生产地区之一,茶产业是信阳市的特色产业。文章采用样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茶产业进行研究,从整体看来,减税降费政策对大别山地区茶产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影响效应明显,但小规模企业政策获得感较弱。建议完善税费政策,出台更具有行业针对性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39.
秀珍 《职业圈》2011,(34):84-85
当我们今天谈及普洱茶产业时,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勐海和易武这两个地名。作为伴随着新六大茶山和古六大茶山而兴起、衰落的茶业重镇,这两个小镇的历史变迁中隐藏着普洱茶产业的兴衰变迁。  相似文献   
40.
毕节是茶树发源地的中心地带,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内涵,但对茶叶制作工艺和茶文化的开掘远远不够。毕节茶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构建茶文化为助推,采取四大策略:准确定位;培育市场;发挥优势;建立茶行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