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12678篇
科学研究   50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232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5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1122篇
  2010年   1022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1177篇
  2007年   762篇
  2006年   669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620篇
  2003年   800篇
  2002年   524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573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本文利用不动点定理,上下方法结合单调迭代技术,讨论了下列一阶带脉冲泛函微分方程的周期边值问题极值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902.
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要学好这门学科,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都算是一道难题。如何教好这门学科让学生充分掌握,对大多数高中数学老师来说更是一道难题。尤其是在高考中数学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怎样学好数学?"早已成为学生和老师关注的焦点。先前有很多前辈提出过各种方法来答这个问题,其中提到过一题多和一题多变的方法。本文就是针对一题多和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展开的探讨。  相似文献   
903.
正中学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这些能力综合表现为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高考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既是常模参照性考试,又是选拔性考试,既提供较高的可信度,更关注"必要的区分度".因此,数学高考被设计为具有一定的难度、兼有速度要求的考试.通过将大部分高考试题设计为理型和应用型数学问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现实概念的了和理,对定理和公式的掌握;考查数学思维能力和  相似文献   
904.
正题目设a,b,c∈R~+,ab+bc+ca≥3,证明a~5+b~5+c~5+a~3(b~2+c~2)+b~3(c~2+a~2)+c~3(a~2+b~2)≥9.这是2013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试题附加题第21题,本文从一题多、一题多变角度对这道竞赛题进行研究,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05.
本文旨在介绍新近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一些不等式问题及其简单答,供中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906.
高考(或模拟)试题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教学运用价值,教师应善于分析研究试题,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关注数学本质,进行题方法的提炼、总结和归纳.通过一道高考题的教学与反思,师生的共同探究,找到决问题的通性通法,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演绎出精彩高效的例题教学.  相似文献   
907.
通过对2010年两道高考数学压轴试题法的辨析,发现法源于一个假命题,其逻辑错误是用充分不必要条件题,进而对错作了改进,并作深度思考,得到了这一类恒成立问题的统一法.  相似文献   
908.
根据笛卡儿对方法的哲学思考,以及现代学者对其哲学思考的本质揭示,设计了7个问题,使学生能通过问题决,由问题1至问题3知道何为"百题百";由问题4、问题5知道何为"百题一";由问题6、问题7体验"百题一",并综合这些问题反思个体的做题行为,获取对数学的新认知.目的是让师生体会到:要跳出"数学题海",关注数学内在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相似文献   
909.
郑艳秋 《考试周刊》2014,(23):131-132
<正>"极端性"原理是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从极端情形(最大值、最小值、极端有利、极端不利、边界情形、极端位置等)入手分析,往往能发现决问题的突破口,此法不仅在竞赛问题中用途广泛,事实上,在平时的题过程中,为了寻求更清晰的题思路、更简捷的运算方法,我们也会不经意地"走极端",本文举例说明。一、利用极端,巧探范围物理题中经常会遇到求范围的问题,若能预先求出范围的上界(或下界),则所求的范围将应运而生。例1:如图1所示,MN为正对的两个平行板,可以吸附打到板上的电子,两板间距离为d,板长为7d,在两个平行板间只有  相似文献   
910.
<正>高中物理题历来使同学们感到困难,对于那些未知量较多的物理问题,中学物理中比较常见.题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多数学生遇到这类物理题目时,往往束手无策.本文总结了一些处理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1.利用端值确定范围求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已知R1=10Ω,R2=8Ω,当开关置于1时,电流表读数为0.20A,当开关置于2时,则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