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12636篇
科学研究   50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225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5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1122篇
  2010年   1022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1177篇
  2007年   768篇
  2006年   667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620篇
  2003年   800篇
  2002年   524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573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黄孝廉 《高中生》2014,(30):34-35
抽象函数问题,常以某个基本函数为模型设计或编拟.在答抽象函数问题时,若能根据题设条件所给的结构式特征,寻找出抽象函数的模型函数,根据模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找出问题的法或证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下面结合例题进行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992.
隋玉梅  王子亮 《高中生》2014,(11):18-19
专题策划:会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很重要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在平时的测试卷和高考试卷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答题中都出现过,但在数列答题的第一问中考查最常见。一般情况下,数列答题设置的几个问题都是递进式的,也就是说,难度逐渐加大,而且后面的问题通常会用到前面问题的结论,而数列的通项公式常常在答后面的问题时,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掌握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技巧。也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993.
运用能量估计研究了带非线性阻尼项等熵欧拉方程组在有界区域中的全局经典的整体存在性问题。当初始数据在某一常状态附件的小扰动时,证明了经典整体存在,并得到了该在大时间以指数衰减的方式趋于常状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994.
正广东省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中的第23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二次方程等内容.因为考查的知识点属于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感觉该题既很熟悉又比较简单,但阅卷之后统计发现,该题考生平均得分才3.8分.这样的结果促使我研究初中数学教学基础与能力并重的问题.一、答题错及分析1.有的学生由"函数图象经过原点",设二次函数析式为y=ax~2,而不是直接将原点坐标(0,0)代入题目给出的  相似文献   
995.
正一、专题复习预测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基础和重要部分,是高等数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渗透到中学数学的很多章节,加之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决定了它将是永不衰退的高考热点.1.本章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以及不等式的应用,考查的基本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主要有: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和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996.
997.
正题目若集合A={x∈R|x2-4/x+a=1,a∈R}的子集有且仅有两个,求实数a的取值集合M.文[1],对该道以集合为背景的函数与方程问题的错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给出了正与另,正运用了判别式法,另运用了分类讨论,都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不是简.这里,笔者结合数与形,给出一种较简单的法,如下:  相似文献   
998.
数学题对于专业数学老师来说不难,可是对于知识面仍不够宽的学生来说却是一件难事。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题能力?一节好的数学题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们尝试在传统的题课的基础上,注入学案导学其特有的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的新理念,再配合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把题课上好,可如何才能配合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下是我们多年实践得到的一些想  相似文献   
999.
正平面中有关三点共线的一个重要的定理:定理1:设OA,OB为平面内不共线的两个向量,且OC=xOA+yOB(x,y∈R),则A,B,C共线的充要条件是x+y=1.文[1]探究了以上定理中将"x+y=1"中右边的"1"一般化后动点C的轨迹问题,得到了如下的结论:定理2:设O,A,B为平面α内不共线三点,OC=xOA+yOB(x,y∈R),过O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为ι0,则满足x+y=k(k∈R)的动点C的轨迹是一条平行(重合)于ι0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GPS接收机中定位计算精度和计算的收敛速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计算初始条件的改进的卡尔曼滤波法用于算用户坐标.该方法利用了卡尔曼滤波法定位精度较高,和最小二乘法的定位结果收敛速度快的特点.最后,通过对实际数据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卡尔曼滤波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