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43篇
科学研究   22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2003年的《参考消息》上刊登了以下几条消息:法新社芝加哥10月6日电:保罗·劳特布尔对他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感到意外,尽管几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他理应得到这份荣誉。他在办公室对记者说:“我感到意外。这始终是个意外,即使人们可能有时会说,这项成就理应得到这样的承认。当这份承认  相似文献   
62.
诺贝尔是个充满矛盾的人,他厌恶暴力与战争,却成了现代炸药之父。一生富有,却是个流浪汉,没有固定住所。他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他的家。他对自己的评价为:“最大的优点:保持指甲干净,对任何人都从不构成负担。最大的特点:没有家庭,缺乏欢乐精神和良好胃口。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请求:不被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拜财神。生平重要事件:无。”  相似文献   
63.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44-45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0月7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宣布,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该组织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凭借其在阻止核武器扩散方面的突出贡献,共享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巴拉迪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64.
未来有一天,每个人都将成为自身健康的"庇佑者",不论是衰老、创伤或者疾病,造成组织的缺损和伤害,都可以取自身的体细胞作为"种子",让其重新"逆转"成多能干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心脏、神经、胰岛、肝脏、肾脏等多种类型细胞,甚至组织器官,最终实现"生命再造"的梦想。如今,在迈向这一梦想的阶梯上,一个被称为"细胞核重编程"的医学理论成为新的基石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65.
唐亦清 《健身科学》2012,(10):1-F0002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穆勒博士曾说:“如果你能为自己的全身细胞提供充足的活性蛋白,就能全面激活细胞免疫,避免各种疾病发生,让身体机能恢复年轻状态,健康有活力。”图为被称为“昆虫活性蛋白之父”的夏文水教授在大学演讲。  相似文献   
66.
正有好心,没有好的医术,救不了病人;有好的医术,但没有好的心,可能还会害病人。我是从病人的身上获得了力量,所以必须将自己的全部回输给病人。——王振义2011年1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了王振义。此前,王振义已是除诺贝尔医学奖外拿过所有医学奖的"大满贯"科学家:何梁何利奖、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科学奖、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赛曼奖以及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今年3月,王振义又与他的学生、卫生部部长陈竺一起,获得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这一卓越成  相似文献   
67.
《科教文汇》2012,(25):F0004-F0004
查尔斯·路易斯·阿方斯·拉韦朗(法国,1845—1922年)。因对疟疾的研究,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拉韦朗1845年6月18日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父亲是军队医务监督兼军医学校校长。l867年,拉韦朗毕业于斯特拉斯堡军事卫生学校。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拉韦朗随即应征入伍,任军医一职。  相似文献   
68.
林森 《百科知识》2012,(22):9-12
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的约翰.戈登和日本的山中伸弥,理由是,他们"发现成熟、特化的细胞可以被重编程,变成身体的所有组织"。换句话说,他们的获奖是因为发现了具有多种发育潜能的干细胞——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69.
孙传友 《新高考》2010,(2):50-52
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了2009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世人反应不一,众说纷纭。但他的演讲口才一流,却是公认的。例如,日本民众就发现,奥巴马的就职演讲不仅有激励作用,还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听听他的获奖感言吧!  相似文献   
70.
郑丽丽 《考试周刊》2010,(26):31-32
《日瓦戈医生》作为诺贝尔得奖作品,给我们人类留下了一笔财富,涉及人性的各方面,这是不朽名作的原因之一。本文试从几个角度去解读《日瓦戈医生》,即使时代变了,人性的探讨也永远是个不会过时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