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90篇
科学研究   17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小海 《同学少年》2009,(4):54-54
游戏规则:根据"横向"、"纵向"的提示,将答案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即可,每格只可填入一个字。  相似文献   
102.
静女夭夭 《知识窗》2013,(23):36-37
美国东部时间9月12日晚6点,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开奖。按照惯例,颁奖仪式在观众们扔上台的“纸飞机暴雨”中拉开序幕,人们欢乐地向颁奖台上扔着纸飞机,而不用担心打扫问题。10多年来,典礼结束后现场都由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负责打扫。尽管罗伊·格劳伯2005年获得了真正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他仍然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103.
王平 《百科知识》2013,(1):18-20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的约翰·戈登和日本的山中伸弥,因为他们发现了生命可以通过克隆而逆转。但是,这一发现的另两位重要人物——克隆羊多利之父,伊恩·威尔穆特和基思·坎贝尔却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同样,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缺少了吴健雄。两相比较,会获得一些启迪和答案。从"宇称不守衡"谈起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惊人的相似。吴健雄被誉为东方的居里夫人,她与李政道、杨振宁一道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后两者是从理论上提  相似文献   
104.
《科教文汇》2013,(6):F0004-F0004
马克斯·普朗克(德国,1858-1947年),因发现能量量子而对物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出生于法国基尔。他从小就兴趣广泛,尤其爱好音乐。9岁时随父亲到慕尼黑,进入了慕尼黑著名的麦克西米兰文科中学,一名为弥勒的教师首次激励了他对物理学和数学的兴趣。尽管他各科成绩均属优等,但最终放弃了音  相似文献   
105.
《科教文汇》2013,(15):F0004-F0004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890—1971年),因在用X射线研究晶体结构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15年与其父威廉·亨利·布拉格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06.
《科教文汇》2013,(17):F0004-F0004
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1877—1944年),因发现元素的次级x射线标识谱,于191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巴克拉,1877年6月7日出生于英国兰开夏郡的威德内斯。中学在利物浦书院学习,1894年进人利物浦大学攻读数学和物理学,师从知名物理学家洛奇。4年以后,巴克拉以优异  相似文献   
107.
《科教文汇》2013,(20):F0004-F0004
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1874—1957年),因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虚和在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于191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08.
《科教文汇》2013,(27):F0004-F0004
尼尔斯·玻尔(丹麦,1885—1962年),因对于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所作的研究,于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1885年10月7日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海边一所古老的大房子中,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03年,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系,主修物理学。1907年,他以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论文获得丹麦皇家科学文学院的金质奖章,并先后于1909年和1911年分别以关于金属电子论的论文获得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16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917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09.
奥妙小日历     
石坚 《小学时代》2016,(Z1):2-3
1月1月5日1895年1月5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物理学教授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发现了X射线,获得了1901年的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1月18日2005年1月18日,中国科考队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第一次在那里留下了人类的足迹。1月20日1896年1月20日,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这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的开始。他也因此和居里夫妇一起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10.
张庆枝 《物理教师》2006,27(1):5-45,47
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已历经104年,共颁发了99届(其中有5年未颁发),共有116个项目获奖.作为物理学界最高荣誉、最具权威的科学奖项,它主要奖给在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现象上有重大发现,或在自然界物质与结构等方面有开创性或奠基性的贡献者.但是现代的科学已离不开技术,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