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90篇
科学研究   17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6):F0002
拉曼(Sir 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1888-1970)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喇曼效应的发现,获得了193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62.
人物简介: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3.
《今日科苑》2012,(20):41-42
在探讨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位获奖科学家的成就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对《中国科学报》记者直言:"在量子研究领域,目前中国的实验水平已经很高了,但相比两位获奖者的成果,因为中国用的都是商业化设备,所以在实验方法和技术上,很难有真正原创性的创新。"10月10日报道10月9日,同为68岁的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分享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  相似文献   
64.
, 《科教文汇》2012,(23):F0004-F0004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1852—1931年),因发明精密光学仪器和借助这些仪器在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65.
《科教文汇》2012,(16):F0004-F0004
菲利普·E·A·勒纳德(德国,1862—1947年),因关于阴极射线的深入研究,于1905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勒纳德1862年6月7日生于匈牙利的普雷斯堡。先后在布达佩斯大学、维也纳大学、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物理,得到本生、亥姆霍兹和昆开的指导,1886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1892年起勒纳德在波恩大学任讲师,并担任H.赫兹的助手,1894年担任布雷斯劳大学的特聘教授;1896至1898年和1907至1930年间,任海德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和基尔大学常任教授。  相似文献   
66.
《科教文汇》2012,(26):F0004-F0004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1845—1921年),因发明基于干涉现象的彩色照相术,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67.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4日17点45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名单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索尔·佩尔马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布莱恩·施密特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亚当·里斯同获此项殊荣。瑞典皇家科学院评价他们所作出的贡献是:“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了宇宙处于加速膨胀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68.
刘尧 《中国教师》2010,(11):23-23
<正>2009年8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在新民教育讲坛《求解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困局:教育体制和思想》的讲座中讲到,日本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益川敏英,在日本土生土长,英语说不好,从没出过国,甚至连护照都没有。  相似文献   
69.
物理学,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呐喊从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那句“我发现了!”持续到几百年前牛顿的“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及现今振奋人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70.
蒋天林 《新高考》2010,(5):17-19
知识背景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高锟以及威拉德&#183;博伊尔和乔治&#183;史密斯.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名得主的成就分别是发明光纤电缆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高锟于1933年11月4日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英国华裔科学家,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高锟的发明使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