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7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教育   18266篇
科学研究   1055篇
各国文化   65篇
体育   596篇
综合类   226篇
文化理论   81篇
信息传播   34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1716篇
  2013年   1624篇
  2012年   2022篇
  2011年   3228篇
  2010年   2301篇
  2009年   2106篇
  2008年   2673篇
  2007年   1562篇
  2006年   1331篇
  2005年   1557篇
  2004年   690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初学写稿忌见报心切,采访调查忌道听途说,稿中人名忌前后不同,稿中引文忌添盐加醋,搜集摘辑忌剽窃抄袭,人物境界忌任意拔高,语句中间忌标点乱用,新闻摄影忌任意摆布,军事报道忌失泄机密,抄写稿件忌字迹潦草,审阅稿件忌马马虎虎,文艺创作忌一稿多投。通讯报道十二忌@吕希华  相似文献   
62.
63.
李鸿兴 《钓鱼》2005,(5):20-20
在2003年第23期上拜读了四川柳树仁钓友的文章“对某些钓技观点的异议”觉得有必要再议上一议。下面谈一谈我的个人观点,供广大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64.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范文。本期我们隆重推出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文章,展示了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的精彩课堂教学艺术片断和优秀青年教师王自文的新颖独到的教学设计。老、中、青三代教师以他们精湛的教学技巧对同一文本进行不同的演绎,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新理念、新课程进行具体的诠释。透过他们的教学,我们领略到母语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65.
废品是不是商品?废品能不能成为商品?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废品是商品,也有人说废品不是商品;有人认为废品能成为商品,也有人说废品不能成为商品。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曾刊登过侯月香同志的《再谈废品不能成为商品》和我的《废品也能成为商品》等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与争鸣。  相似文献   
66.
目前,言论写作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态势,出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言论章,并成为报刊的一个高质量的言论章,并成为了报刊的一个热点,言论写作中,选题是关键,选题贵在突破常规,有新意,在长期写作和教学实践中,本人总结出言论写作中的五种选题方式,希望能对初学言论写作的同志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通讯作为一种常见的新闻体裁,表现形式较为灵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这四种基本的文字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地具体而详尽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通讯允许记者在其中表达一定的观点和倾向(当然,某些通讯也可采用客观报道的方式),这种表达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不能像政治宣传那样显得十分生硬或套话连篇,因而通讯写得感人、成功是不容易的,这需要作者具有架构文章结构的能力,以及较厚实的文字表达功底。 一、通迅要求非常明确的主题,提炼好通讯的  相似文献   
68.
姜德明 《寻根》2001,(5):52-53
1943年,徐昌霖等在重庆主编了一本艺杂志《天下章》,第5期上刊有张静庐先生撰写的《灾梨室散记》。其中“《译》二三事”和“《鲁迅日记》之谜”两节讲的是他1936年担任上海杂志公司经理时发生的事,都与鲁迅先生有点牵扯。《译》杂志原由鲁迅、茅盾主编,后交黄源主编。据张氏称刊物虽好,每期仅发行3000至5000册。出版一年后,生活书店拟换主编,鲁迅先生不同意,  相似文献   
69.
70.
肖健 《军事记者》2002,(4):52-53
运用新闻通讯的形式来反映政工研究成果,既是广大读求新的阅读需要,也是刊物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政工导刊》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