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804篇
科学研究   165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293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56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816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475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527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总结国内外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的发展我国教育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开辟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坚持与贯彻“三个面向”方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82.
邓小平同志对科技与教育十分重视,并进行了丰富的论述。本文从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剖析了科教与强国的关系,以深刻领会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与挫折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逐步形成的,这一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把自己的经济理论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论断的基础上,这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84.
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种新型的经济——知识经济正在逐渐发展形成。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早已预见到这一新的时代的到来并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包含了这一思想。邓小平同志知识经济思想在他的教育理论中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第二,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第三,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立足于世纪之交,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实实在在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中国科技、教育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二十一世纪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985.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师范教育的改革要遵循“三个面向”的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新型师资。  相似文献   
986.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教育理论创新思维的科学认识,提出高等师范教育必须鼓励创新。作者认为:高等师范教育要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师资培养的一个重要主题,重点论述了鼓励创新的目标、领域和对策保证,这是学校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和深化教学改革当前应该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87.
科教兴国是邓小平当代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不断追求、奋斗不息的理想,是中国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同志一直站在战略高度关心科教事业的发展,并促成科教兴国战略的出台。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在于行动。  相似文献   
988.
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的人格勉力展示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突出表现为抓住机遇、导航定向的伟人风范,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革命风格,求真务实、讲求实效的思想作风,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思维方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艺术和尊重群众、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  相似文献   
98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邓小平对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进行了科学运用 ,即灵活运用对立统一规律 ,注重同一性 ;灵活运用质量互变规律 ,注重部分质变 ;灵活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 ,注重“扬”的方面。邓小平之所以能够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并在实践中取得重大成就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0.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坚持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也坚持了原则与灵活策略的统一 ,体现了邓小平对充满活力和谐发展方式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