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3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578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配电网运行中的很多方面问题就会日益显现出来,在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也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配电网经常网络结构不合理、配网设备均还处在较为陈旧、落后的状态、损耗问题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的攀高,对电网提高了更高的要求,在电网结构改革的深入进行下,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做为智能电网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配电网,有效的减少了电网故障对用户的影响,其中AVC技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文中针对当前智能配电网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智能配电网AVC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概述了配网系统的技术特点后,分析了当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方法,指出了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应用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4.
贾鹏 《中国科技纵横》2013,(24):198-198
在电力供应当中,作为其终端线路,配电网的安全必须要得以保证,否则会致使电力系统出现电压事故。所以其管理配电网的安全问题方面的工作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电力系统中的重点内容。文章根据对配电网安全管理有影响的因素下手,探讨其配电网的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5.
本文针对农村配电网的现状,阐述了农村10KV配电网的节能降损措施,并对每项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对无功补偿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6.
李鹏 《科技风》2013,(8):221
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电力网络已难以满足负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布局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工作越来越重要,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从实际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多项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电网作为电能输送的关键环节,也在进行飞快的进步与提高,本文阐述的配电网管理工作,主要从配电网的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把好设备质量关、加强技术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28.
张陈生 《科技风》2013,(5):267-268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城市配电网供电线路长,节点多,而且网络结构错综复杂,如何在馈线发生故障时迅速、准确的对故障定位,及时隔离,以确保供电可靠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辐射网与环网馈线故障定位方法为例进行探讨,并提出用双电源单环网闭环运行的矩阵算法去打破传统的算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9.
配电网优化控制方法在理论上有许多控制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简化了约束条件,并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优化运行的目的。本文在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配电网优化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0.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技能与管理的发展,国家现代化电网以高压、容量超大、输电距离大和区域联网为主要特点,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问题凸显,亟待解决,所以对电网运行的脆弱性进行评估和可靠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下文就结合实际情况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配电网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文章首先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浅析,其次阐述和探究了脆弱性相关问题,最后对其脆弱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合理分类,并分别详细论述。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脆弱性研究与可靠性分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于电力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