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53篇
  免费   760篇
  国内免费   765篇
教育   90448篇
科学研究   19639篇
各国文化   204篇
体育   2632篇
综合类   3389篇
文化理论   966篇
信息传播   16500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932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1112篇
  2020年   1400篇
  2019年   1617篇
  2018年   834篇
  2017年   1669篇
  2016年   2368篇
  2015年   3952篇
  2014年   9550篇
  2013年   8394篇
  2012年   9761篇
  2011年   11101篇
  2010年   9391篇
  2009年   9293篇
  2008年   11883篇
  2007年   9175篇
  2006年   7296篇
  2005年   7273篇
  2004年   5964篇
  2003年   5547篇
  2002年   4522篇
  2001年   3705篇
  2000年   2555篇
  1999年   919篇
  1998年   690篇
  1997年   445篇
  1996年   333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体育教学与体育态度学习关系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态度在学校范围内是一种学科态度,学生通过有效途径可以获得这种态度.体育态度学习包括态度的形式和改变,体育态度的获得要经过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体育态度学习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它是内、外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条件包括:学习信念、学习心向、认知失衡、知觉判断.外部条件包括:和谐人际环境、能够获得强化、能够体验成功、树立成功榜样.  相似文献   
62.
追思自然——论环境美学的根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美学是当代美学的一个理论热点。它诞生的根源是以理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理念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追思其核心范畴——“自然”,我们看到“自然”原本有三重含义:对象性“自然”、感受性“自然”和源初性“自然”。源初性“自然”本身即是一个审美境界。此境界的呈现,意味着理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同时得以彻底消解。据此,我们便可获得解决自然环境恶化及相关问题的启示和途径。源初性“自然”是环境美学可靠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63.
媒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应该如何参与到这一伟大实践中来,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闻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4.
网络时代的信息素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说明了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几方面阐述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从营养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充分利用图书馆、开设“献检索与利用”课、开展读书活动、通过“资源型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65.
66.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图书馆发展探索   总被引:136,自引:0,他引:1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呈现出社会化、个人化、精品化、集成化、立体化、高优化等特点。图书馆应从服务思想、服务设施、服务资源、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信息服务角色等方面制定发展策略。参考文献 4。  相似文献   
67.
国家文化安全与广播电视集团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广播电视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集团化是其发展趋向。中国广电业的这一举措当然有着多种原因,但对全球化环境下国家文化安全的考虑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8.
69.
终身体育的社会环境建设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终身体育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分析,得出社会物质环境为终身体育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社会的人环境为终身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动力。经过分析认为,进行终身体育的社会环境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0.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人与人之间能否协作共事,能否有效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吸取他人的观点等团队精神。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注意发现培养独生子女在学习中的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自认为效果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