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209篇
科学研究   223篇
体育   193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高校图书馆流通书库实行开放式借阅,引发了不同程度的乱架问题,长期困扰着图书管理人员,本文提出的"架位号"的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探讨和分析了实现的条件和利弊。  相似文献   
152.
汤素兰  乔丹 《课外生活》2012,(20):11-15
女孩出生的时候,妈妈在门前种了一棵栀子树。女孩长大的时候,栀子树也长大了。女孩喜欢跳舞。有一次,学校要举行舞蹈比赛。女孩自己编了一个很美的舞蹈。女孩觉得,如果穿上一条白裙子跳这个舞,一定会有很奇特的效果。妈妈给女孩找来了雪白的裙子、米白的裙子和乳白的裙子,女孩一条一条试过来,都觉得不太合适,因为无论是雪白、米白还是乳白,都不是女孩想象中的白色。当时正是五月,栀子花  相似文献   
153.
王金玉是颇有功力的档案史学家,他一生孜孜不倦,专心研读古籍,深入挖掘史料,不仅为中国档案史纠偏,还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开创了档案断代史研究的先河,丰富了中国档案史的研究成果。王金玉所著的《宋代档案管理研究》一书,首开我国档案史朝代专史研究的先河,其中对"千丈架阁法"错讹的纠正以及对古代档案机构、档案官员和档案思想等的详细考证,均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档案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4.
根据RFID无线射频的技术特点,研究了一个基于RFID的图书馆智能库架管理系统的框架,该系统通过将识别解决方案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相结合,实行对图书馆的库架管理情况进行准确的识别、记录、统计,不仅节省人力,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5.
拱桥因其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性能、造价低廉、线型优美而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拱桥施工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有支架法、劲性骨架施工法、转体施工法、悬臂施工法等,支架法中的钢拱架法,拱式拱架不受洪水、漂流物的影响,在施工期间能维持通航,适用于墩高、水深、流急或要求通航的河流。文章以黄山远洋桥为例阐述钢拱架法的设计、加载试验、钢拱架安装、混凝土浇筑、卸架的注意要点,为工程的施工起到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6.
徐琴 《兰台世界》2012,(9):17-18
宋朝将架阁作为一种档案管理的器具,并将其发展成一种管理档案机构的代名词,进而演变成一种井然有序的制度,是亘古未有的。本文将对宋朝架阁库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并对其为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可能带来的启示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57.
电晕处理机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塑料薄膜表面处理设备,放电架是其主要组成部分。针对放电架结构的特点,介绍了一种放电架总体结构的设计方法,并对其主要组成部件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种放电架采用回转式结构,利用气缸推动回转组件运转,提高了放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8.
文中将三维欧氏空间中的Fary不等式,改进推广到高维欧氏空间中的二维闭曲面.  相似文献   
159.
文中将三维欧氏空间中的Fary不等式,改进推广到高维欧氏空间中的二维闭曲面.  相似文献   
160.
由于不同的新闻传播制度,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与阿伦特、哈贝马斯等西方学者描述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存在较大差异。传媒公共领域理论一度被认为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而微博的飞速发展,似乎为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实现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微博发挥了传媒公共领域在技术层面的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批判性,削弱了传媒的政治控制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进程。但可否就此认为微博是私人(广泛参与的受众)通过对话、协商与辩论形成了公共舆论,从而建构了现代传媒公共领域?本文以"微博约架"事件为例,从公共领域所要求的理性批判、交往理性、公共性、独立性等层面,揭示微博在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