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584篇
科学研究   230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08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6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标志着各种资源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的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形成更强的区域创新能力。本文基于2005—2017年长三角城市统计数据,考察了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和异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一体化对长三角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机制分析发现,一体化伴随的产业集聚并未形成创新能力提升机制,但一体化推动的区域内部产业转移机制有效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3)异质性分析表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非核心城市、欠发达城市、低财政分权城市具有更为显著的城市创新能力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42.
从科教资源、产业升级需求、产业条件、前期转化案例和平台区位优势等方面对淮北市创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可行性开展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重视核心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关;实施科技创业专项行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促进成果转移的国际创新合作;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深化技术成果转化体系变革。  相似文献   
43.
现阶段,针对绿色低碳生活水平影响消费升级的实证研究往往忽略了对消费升级区域相关性的探讨。文章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切入,选取2007至2021年间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量化绿色低碳生活水平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低碳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当地消费升级,同时对周边地区的消费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此外,基于空间效应分解量化发现,东部地区城市群的直接效应小于中部地区城市群,但溢出效应却明显大于中部地区城市群。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文章从提升绿色低碳生活水平的视角提出加快地区消费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4.
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以及创新活动4个方面构建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密切值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地区工业企业创新绩效排名领先,其后依次为江苏、浙江和安徽,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5.
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法以及地理探测器对2011-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程度展开研究。研究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逐年上升,耦合协调性逐年增强。(2)从空间聚集的角度上看,2011-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莫兰指数呈下降趋势。高-高集聚区主要位于上海都市圈,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皖南地区。(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程度和数字产业化程度是影响两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推动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仍需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推动城市群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均衡发展,利用数字赋能建设智慧城市,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46.
以江浙沪三地为研究对象,结合三地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制度临近性、认知邻近性和经济邻近性等因素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能够促进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认知邻近性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呈倒U形。模型测度结果显示,江浙沪地区之间的认知邻近性较高,已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抑制作用;经济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尚处于正向影响阶段。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
长三角地区行业间水资源消耗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书敬  许耀  胡姚雨 《资源科学》2014,36(10):2003-2011
本文基于经济普查数据,使用投入产出法,对比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和浙江整体用水、三大产业用水、制造业二分位行业用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浙江拥有水资源总量超过其消耗水资源量,上海和江苏则面临较大用水压力;2上海耗水集中于第二产业,江苏、浙江集中于第一产业;3上海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江苏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浙江的木材加工以及家具制造业直接用水系数较高,但完全用水系数较低,江苏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部门直接用水系数较低,而完全用水系数较高;4对代表性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分析显示,影响其完全用水系数的相关行业在两省一市基本相同,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8.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城市土地-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2006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上海、苏州、无锡和杭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较高,是综合水平双高型协调;南京、宁波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滞后型不协调;镇江、泰州、嘉兴、湖州、绍兴、台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出双低的特征,是综合水平双低型不协调;常州、南通、扬州、舟山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型不协调。  相似文献   
49.
不同的时代背景,使得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黄河三角洲等地的发展基础、发展思路、发展模式有明显的差异.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资源、生态方面的约束让三者的未来发展有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策略.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须以高效生态为理念,加强政府的指导和干预,摒弃"等"、"靠...  相似文献   
50.
晓杰 《文化交流》2011,(9):54-56
婉约、优雅、闲适;饮茶、赏荷、品桂…杭州这个被称为“东方休闲之都”的城市,几乎囊括所有跟休闲有关的词藻。2011年9月17日至11月18日,杭州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以“休闲——提升生活品质”为主题,“共聚休闲舞台、共话休闲盛会”的姿态,喜迎八方来客。第二届休博会将以杭州为主会场,杭州萧山区湘湖、滨江区白马湖、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