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7篇
教育   282篇
科学研究   50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河源区径流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了黄河源区近50年来的径流、降水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降水对黄河源区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黄河源区近50年的降水和径流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方面,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平均径流量的总体趋势为“多-少-多-少”,吉迈测站的径流年际波动比较剧烈,玛曲测站年际变化不大,变差系数较小,只有0.09,吉迈、唐乃亥测站的汛期径流量表现为下降趋势,非汛期的径流量表现为上升趋势。另一方面,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平均降水量的总体趋势为“丰-缺-丰-缺”,降水年际变化不大,除达日气象站以外,其余5个气象站的降水量按照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逐渐减少,达日、久治、玛曲、河南外斯4个气象站汛期降水表现为下降趋势,非汛期的降水表现为上升趋势。计算区间降水与吉迈、玛曲和唐乃亥水文站相同时段内的径流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44、0.57和0.67,而且相关系数的大小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某段时间里所经历过的天气,是以气象均值、极值和大气类型为基础来描述的,例如:年季降水总量,年月平均温度等。气象学家观测今天的大气状况以预测明天的天气;气候学家侧重于研究以往大气的运动规律.以便搞清楚今天正在发生什么天气现象.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变热了还是变暖了.是进人多雨期还是少雨期等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旧城改造项目越来越多,施工场地也越来越窄,这就要求降水止水的设计应做到能够保障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还要具备降水止水效果好、工艺占有空间小、工程造价低、工期短、施工便利的特点。真空轻型井点降水止水方法能满足这些要求,值得  相似文献   
14.
降水,是人们最容易感知的天气现象,也是决定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一方面,充沛的降水不仅为农作物的茁壮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森林和草原带来了勃勃生机;另一方面,长期的缺雨与短时间的集中降水会带来干旱和洪涝。因此,对降水的监测和预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在我国960万公里。的国土上,仅有常规气象台站575个,它们无法满足降水观测的需要。而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具有覆盖范围广,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利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所推导出的降水分布可以大大弥补常规气象观测的不足。提供更为丰富的降水信息。因此。通过遥感手段所得到的降水估计结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三江源地区19个气象台站44年的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和SPSS方法,对降水资料进行分区处理,得到三个区,分析了各区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气候对全球气温增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40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气候也有明显的增暖趋势,北部增暖最明显,与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相似,长江流域变暖不明显.冬季增暖最突出,夏季在部分地区有降温现象.近40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趋于减少,北部减少最明显,中心在华北及山东半岛;长江中上游降水偏丰.表明近期我国气候对全球气温变暖的响应特点,主要表现表式:北方为暖—干型;长江流域为冷—湿型;华南大部为弱暖—干型  相似文献   
17.
李进  毛则剑  周娟 《科技通报》2020,36(4):28-34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月降水资料,对杭州地区近66年的空中水资源和降水转化率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年平均水汽含量为28~30 mm,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空间分布上,南高北低。时间演变上,年平均和春、秋季水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春季的下降趋势更显著,夏季呈弱上升之势,冬季在20世纪无明显趋势,21世纪后显著减小,其中除冬季外,其余均通过了0. 05的显著性检验。杭州平均季节降水转化率最大为冬、春季,其次是夏季,最小为秋季,降水转化率普遍偏低,空中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水汽含量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好,其可作为降水预报的指标之一。除水汽条件外,散度、尤其是涡度等动力场的配置是决定降水转化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36—2018年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是环北极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定量分析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是深入理解环北极地区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基础。本文选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为对象,利用167个俄罗斯国家气象站点1936—2018年的气温与降水观测数据,结合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揭示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0.06 ℃、-2.98 ℃、-7.41 ℃,年均增温速率分别为0.27 ℃/10 a,0.22 ℃/10 a,0.15 ℃/10 a。年内极端最低温(TNn)上升尤为明显,约为年均增温速率的1.3倍,春、冬季增温速率大于夏、秋两季;②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6 mm、428 mm、369 mm;年降水量显著增加,其中叶尼塞河流域增速较慢(3.36 mm/10 a),而鄂毕河(13.02 mm/10 a)和勒拿河(9.59 mm/10 a)流域增速较快,降水增加集中在春、秋、冬三季;③在空间上,增温较快的区域集中在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最大增温速率达0.60 ℃/10 a,而平原地区普遍偏低;降水的空间差异大,西伯利亚南部高海拔地区(>1100 m)年降水量达1000 mm左右,北部低海拔地区普遍为300~ 600 mm。上述观测数据指示,环北极流域正在变暖变湿,且空间差异大,可能与“北极放大”及流域下垫面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9.
该文在统计了大量实测水文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九龙江流域的降水、径流年内变化及分布规律,以及暴雨洪水特性,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钢板桩围堰结合深井井点降水技术在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1号墩承台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好等特点。该方法对以后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