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95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蒋开磊 《收藏界》2011,(11):61-65
鱼藻纹,是指小藻类纹饰的统称。狭义的鱼藻纹是指荷塘莲藕渔池纹,在花卉纹饰中,“莲”是指水面之上的“荷花“,面在鱼藻纹饰中,”莲“则指水及水下之“莲藻”,其与渔池海湖、水禽鸳鹭相连,帮称“渔藻纹”,也称“鱼藻纹”或“海藻纹”。  相似文献   
42.
刘志丹(1903~1936)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原名刘景桂.字子丹.1903年10月4日诞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  相似文献   
43.
匈奴是我国古代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匈奴与鲜卑、羌、羯、氐各少数民族,史上并称为五胡。现存于毛乌素大沙漠南沿的古城遗址——大夏国都统万城,是匈奴首领赫连勃勃意欲统一天下,君临万邦的历史见证。根据史籍记载,最后一个匈奴或许并不在陕北,匈奴人的血统或许不只在赫、郝二姓后代中流传!匈奴族兴起于战国时期,原是内蒙古阴山一带游牧的  相似文献   
44.
王芳 《寻根》2011,(3):110-113
《寻根》2010年第5期刊发了马金生先生的《阴阳先生:一种消亡了的行业》一文,对于这一传统行业进行了以老北京为中心的考察,其结论"是一种消亡了的行业",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但陕北与北京不同,故而笔者对阴阳这一行业进行以陕北为中心的再考察。  相似文献   
45.
多年以来,陕北民歌研究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方面,可谓硕果累累。不过,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语境下,在现代美学理论视野中,对于陕北民歌这种独特的本土经验形式来说,现有研究存尚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本文在对现有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指出,加强民歌研究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应该是进一步开拓和深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46.
晋语的句法很丰富,反复问句是晋语重要的疑问表达方式。陕北晋语和山西晋语的反复问句都有"不"系,此外,陕北晋语还有"没"系和"嫑"系是山西晋语所没有的。陕北晋语的反复问句类型及体貌意义都比山西晋语丰富,显示了它们语法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47.
正刘志成的散文属于西部,属于有着久远历史,在新的时代虽背着沉重的负担,却奋力而行的西部人,他出于西部,书写西部,但精神上超拔了西部,他以自己的追求证明,持久的艺术冲动,是保持散文创作活力的重要保证。他有篇散文叫《裸坦的渴意》,我觉得较好地概括了他的散文。散文是一个人经历、思想的直接记录,最见人的性情和情感,读刘志成的散文,觉得他确实是在"裸袒"着他的内心,对自己经历  相似文献   
48.
高玉涛 《收藏界》2012,(11):126-129
路遥的著作,我视为心中的《圣经》,时常在读。路遥之精神,我当作个人的信仰,一世追求。从知道、认识路遥那一天起,他既是我平凡生活中必然念想的人,又成为自己人生紧要关头多次产生重要影响的人。诚然,我深知自己人微言轻,不过是千千万万路遥粉丝当中的一名普通读者。但是,下列一组信息,足以说明路遥是挽救文学信仰的使者之一。正如古语所言,路遥知马力—路遥永远活着。  相似文献   
49.
毛泽东转战陕北取得伟大胜利,成为我军战役史上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的光辉范例。主动放弃延安,中央在陕北不走,采取"蘑菇"战术,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这些战略决策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战略策略。其中体现的制胜机理,对于我军今天,还有在未来,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中,仍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50.
张联 《全国新书目》2010,(21):71-71
钱歌川先生曾有篇文章谈到了解和误解,感叹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了解别人,普通所谓了解,其实都是误解。他戏谑误解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撮合无数的婚姻。误解——解释——了解,周而复始的循环,似乎可以绺清人类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