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97篇
科学研究   16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中国有没有科技精神?中国的科技精神在哪里?要探讨一个民族的科技创作能否构成一种精神,就需要将衡量的尺度标架在解答生命的、人生的全部意义这一历史主题之上来,由此才能寻出科技的真正精神在哪里。在古老的中国,科技正是生命武器,意图解决生命难题以维系生存之道,但它从来不会把这一武器指向别人,而是指向自己。这就是中国的科技精神。  相似文献   
112.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就必然涉及到文化产业的界定和统计。在对文化产业进行统计前,就必须对文化产业做出界定,有了统一的衡量标准,才能分辨哪些是文化产业。本文就主要从文化产业界定和统计面临的难题出发,探讨如何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有效的界定和统计。  相似文献   
113.
正"蒙以养正,圣功也。"在启蒙阶段,端正孩子的行为品德,有利于一生的成长。小学生的道德难题属于德育的范畴,我校在德育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以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难题思辨为主要抓手,实施养正教育,激发学生道德认知,提升道德发展水平,促使每一位孩子具有正直的心灵、正派的行为、正确的认知。最近,我校在五年级(1)班开展了第一次道德难题思辨活动,思辨活动的故事是科尔伯格著名案例。该案例讲述欧洲一位妇女患了罕见的癌症,只有本镇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能救她。但药剂师索价2000美元,是成本的10倍。她的丈夫  相似文献   
114.
正直觉是发明的根源."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凯德洛夫语)数学创造性研究活动的许多实例表明,美感与直觉紧密相关.审美的直觉力越强,发现和辩认隐微的和谐关系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数学解题能力也就越强.1.观察分析、预测结果当人们面临一个课题或解一道数学难题时,往往先对结果作一种大致的估量或预测,而不是先动手计算或论证,有些问题则必须先用猜测的办法猜  相似文献   
115.
杨万泽 《考试周刊》2014,(63):15-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不断面临新课题,在当今电子产品风靡之时,某些学生在享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时,沉迷其中迷失自我。如何让学生在高科技产品面前获得自由?本文从浅显的生活常识的角度破解如何让孩子不被电子产品迷失心智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6.
例文4 真好     
正周围的空气漾起一丝波动,我似是闻到了心泉散发的甘甜,唇角再次加大了弧度……①谁都想要帮助别人,谁都想要做心胸开阔的人,但在某些时候,那不过是个愿望——自私如同鸿沟,让人不愿也不敢跨过。那天中午,我坐在教室里啃难题,忽感左肩被轻触。回眸,是她,那个优等生。我忙用白纸遮住难题,初三的硝烟味还是很浓的。她微笑着递给我一张纸,道:"昨天做这题总也想不出方法,你能帮我看看吗?"有难题拓展是好事,可我还要教她,那便不是好事了!久经思虑,我还是接下了这道题。  相似文献   
117.
正逆向思维就是反常规习惯性顺向思维的束缚,采用正难则反的思维方式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为了合项反而先去拆项,化除为乘,化开方为乘方,用反函数确定原函数等。这些数学逆向思维的运用和培养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题能力。本文重点介绍运用逆向思维巧解数学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8.
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在教学任务中最关注的问题,而数学教师对教学效果的重视尤为突出,因为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效果不仅体现在当堂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解题水平上,更多的体现在学生的思维发展上。  相似文献   
119.
<正>问题如图1,已知∠B=∠C=∠AED=90°,求证:Rt△ABE∽Rt△ECD(证明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图1的情形,这是一个基本图形.因为在此图中含有三个直角(∠B=∠C=∠AED=90°),所以我们将它简称为"3R图".由上面问题的证明可以知道,3R图的核心是由三个直角得到一对相  相似文献   
120.
有些题目从正面出发可能难以下手,这时,可突破思维定势,从相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就是采用逆向思维,往往可能会柳暗花明,迎刃而解,下面选取几例和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