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安徽卷     
1.将函数y=sin(2x+π/3)的图象按向量α平移后所得的图象关于点(-π/(12),0)中心对称,则向量α的坐标可能为( )  相似文献   
82.
《教师博览》2011,(10):2-2
他用忧郁而深邃的眼神凝望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源头,在漫天的风沙和如豆的灯光下,与中外先贤展开对话,力图透过时代的迷雾,以哲学、历史和文学的名义,追寻理性的教育。他僻居西北,效法三国时的管宁,在清冷而宁静的读书生活中,找到了精神上的自足。他将思考与实践结合起来,力求使个人教育回归本真。在哲思和诗意的关照  相似文献   
83.
骆驼的潜能     
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袭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不迷失方向。"小骆驼又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呢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的恶劣环境。"小骆驼又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  相似文献   
84.
植物体的根和茎是相互连接的结构,共同组成植物体的体轴,但种子萌发时,胚根端发育为主根,胚芽端发育为主茎,二者之间通过胚轴相连。然而,根维管组织的初生结构的特点与茎维管组织的初生结构明显不同(根的初生维管组织为间隔排列,木质部为外始式;茎的初生维管组织为内外排列,木质部  相似文献   
85.
钱斌 《时代数学学习》2006,(7):58-59,85
题目 (2005年连云港市)据某气象中心观察和预测:发生于M地的沙尘暴一直向正南方向移动,其移动速度v(km/h)与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过线段OC上一点T(t,0)作横轴的垂线l,梯形OABC在直线l左侧部分的面积即为th内沙尘暴所经过的路程s(km)。  相似文献   
86.
淡淡的渴望     
西北干旱地区,终年缺水,风沙连天。为了抵御风沙对农户和庄稼的侵袭,人们就大量地植树种草。但是,种树一事让他们犯头疼:尽管他们所选择的都是极为耐早的树种.还浇了大量的水,但是仍有95%的树苗因为无法经受干旱的煎熬而枯死。  相似文献   
87.
中国交通干线风沙危害防治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路和铁路是重要的陆地交通基础设施。我国风沙地区交通干线风沙危害的防治一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大事。针对我国风沙环境特征,面向铁路、公路安全运营的需求,我国开展了大量的交通干线风沙危害试验研究和防治实践,在防沙材料、防沙措施、防沙体系、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创新,创建了4种不同风沙环境地区交通干线风沙危害防治模式,并在包兰铁路、青藏铁路、塔里木沙漠公路、准噶尔沙漠明渠等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中国的交通干线风沙危害防治技术成果在世界干旱沙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塞外草原又到了大风起兮尘飞扬的风沙季节。这一时节对于负责集二国际铁路干线沿线的呼和浩特局集宁工务段的治沙播绿人来说,正是一年里清除沙害、检修泵井、维护管路、补栽林木、修缮围栏的最艰苦时期。  相似文献   
89.
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课题的确立 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地区的风沙越来越大,行人在马路上行走,头发、衣服上不断落人沙粒,甚至连眼睛都被风沙吹得难以睁开。有人推测,十几年后,北京地区将会被黄沙覆盖。20年过去了,北京地区不仅没有被黄沙淹没,气候环境反而越来越好,为什么能成功地阻止沙漠化的侵袭呢?大面积、快速度地人工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建设解决了干旱地区防止沙漠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90.
再生混凝土因性能稳定性低于普通混凝土而一直无法得到广泛运用。为解决再生混凝土性能变异明显等问题,提高其力剖强度,实现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通过添加工业废渣或细纤维的方式,并根据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等指标,对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挂能进行评价,同时探讨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在再生粗骨料替代率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和细纤维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以及密实度:同时在再生骨料替换率不超过2%时,采用双掺法可使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