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教育   1177篇
科学研究   385篇
体育   306篇
综合类   17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strong push to transform STEM education at K-12 and collegiate levels to help students learn to think like scientists. One aspect of this transformation involves redesigning instruction and curricula around fundamental scientific ideas that serve as conceptual scaffolds students can use to build cohesive knowledge structur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how students use mass balance reasoning as a conceptual scaffold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matter moves through biological systems. Our aim was to lay the groundwork for a mass balance learning progression in physiology. We drew on a general models framework from biology and a covariational reasoning framework from math education to interpret students' mass balance ideas. We used a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to identify students' reasoning patterns from 73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undergraduate biology students. We helped validate the reasoning patterns identified with >8000 written responses collected from students at multiple institutions. From our analyses, we identified two related progress variables that describe key elements of students' performances: the first describes how students identify and use matter flows in biology phenomena; the second characterizes how students use net rate-of-change to predict how matter accumulates in, or disperses from, a compartment. We also present a case study of how we used our emerging mass balance learning progression to inform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to support students' mass balance reasoning. Our progress variables describe one way students engage in three dimensional learning by showing how student performances associated with the practice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reveal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e concept of matter flows as governed by the crosscutting concept of matter conservation. Though our work is situated in physiology, it extends previous work in climate change education and is applicable to other scientific fields, such as physics, engineering, and geochemistry.  相似文献   
82.
中国省域碳强度集群的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宗宪  王凯莹 《资源科学》2014,36(7):1462-1468
论文使用空间统计分析中的全局Moran’s I、局域Moran’s I等指数对2001-2012年间我国碳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集群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全国省域碳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为正,东部地区内部省域的碳强度空间自相关现象非常明显,西部地区相对不明显,中部最弱。西部地区省份的碳强度多为高-高聚集,以甘肃、陕西、内蒙古3个地区为代表,东部地区多为低-低聚集,以浙江、福建、广东、江西4个地区为代表。论文还进一步结合资源禀赋、能源供需分布、产业结构和收入水平等对上述地区碳强度聚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
首先回顾了学术界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影响的机制。根据不完全替代理论推导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我国贸易收支的实证模型,并选取1994—2010年度数据,采用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不显著。文章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内需,缓解贸易顺差;控制贸易收支增长的速度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应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4.
在运动科学领域中,研究者通过测定分别产生IFN-y(或IL-2)与IL-4的外周血、脾脏细胞计数(或百分比),脾脏与外周血细胞在培养与刺激条件下分泌Th1、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血液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方法,从细胞数量与功能上来评价运动中机体的免疫平衡状态。分析认为:(1)Th1、Th2细胞在运动中的变化趋势分别与Tc1、Tc2细胞保持一致,Th1/Th2平衡能间接反映T1/T2平衡的变化。(2)相比细胞数量,细胞因子可能更能有效评价运动中的Th1/Th2平衡。(3)通过淋巴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来评价运动中Th1/Th2平衡时,刺激物等实验条件可影响实验结果。(4)循环血中IFN-y、IL-4的含量可用于间接评定运动中的Th1/Th2平衡。通过对运动中Th1/Th2平衡评价方法的分析与评述,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的设计提供依据,为其成果内容的表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数字化人才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及建设体育强国的宏观背景下,基于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以供需平衡机制为中心,探究体育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认为:1)供需失衡:体育产业数字化人才供给量少质低,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2)模式固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缺乏对体育产业数字化人才的针对性培养;3)缺乏保障:体育人才流动配置不足;4)机制缺陷: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缺陷,限制了对优秀人才发掘。结论:建立体育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从政府、市场、企业、学校四个维度联合参与人才培养:1)加强政府对人才的保障;2)贯通市场人才流动配置;3)融入企业人才培养管理;4)创新专业人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6.
以德国帕特伯恩大学校园网英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个案专家,以及多输入加权优序图等方法,建立了全球化背景下竞技强国的评价标准,并以"竞技与竞技产业平等"指标对国际竞技强国和中国进行研究,得出中国(职业)竞技联盟和赛事发展战略不符合国际社会竞技强国的评价标准,国际化背景下竞技强国的特征为职业竞技联盟和赛事发达,职业竞技水平与职业竞技产业高度平等等结论。  相似文献   
87.
张庆山 《科教文汇》2014,(17):182-183
平衡力是物理学中很重要而且应用又十分广泛的一个知识点,掌握好平衡力,灵活运用平衡力法讲解教学相关内容,解决相关物理题,将会使解题思路清晰,一些不易懂的原理、不好解的题目,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本文先说明什么是平衡力法,然后解读平衡力这个知识点,最后从教学角度和解题角度说明平衡力法应用的魅力所在,本文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将是打开学好物理一扇窗,呈现学好物理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88.
为了提高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正确性,规避审计风险,为相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报表信息。针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出现的错弊,通过剖析、归纳和整理,指出编制资产负债表应掌握的要点和常用的审核方法。通过分析研究,企业编制正确的资产负债表,可以提升审核效用,进而做到查错防弊,并为提高资产负债表的会计信息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9.
二力平衡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时第一次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关键知识点,苏教版中学物理课程标准针对该知识点的要求是院巩固力和力的图示的知识,加深对受力问题的分析的能力,通过课堂互动以及实验探究的方式来掌握平衡概念、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0.
设计出能反映人体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动作,采用高精度测力台及测试分析专业软件,对不同太极拳训练水平人群的平衡能力进行测试分析,了解太极拳训练在提高人体平衡能力方面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太极拳运动员控制平衡的能力,筛选影响人体平衡能力的敏感指标,完善测试评价体系,提出有效的训练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