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667篇
科学研究   167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67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通过文献检索对我国超量恢复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对超量恢复概念的界定、该理论的争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使我们了解该理论学说的研究现状,深化对超量恢复理论的认识,更好地促进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2.
由于清代国家统治能力的有限以及正式法律制度层面的缺失,清代重庆工商团体在行业纠纷解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清代司法档案等史料表明,当时相当数量的行业纠纷是通过工商团体调处得以化解的。工商团体实施的行业纠纷民间调处得到了清代国家的认可与支持,从而成为清代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清代国家还通过各种形式对工商团体实施的调处进行监督、施加影响,以保证调处始终处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国家控制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3.
公安机关解决民事纠纷的制度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可以从正当性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由于其具有客观上的合理性,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与认同。派出所参与民事纠纷调解备受争议,但其在实现纠纷解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其合法性与相关主体的认同出发,寻找公安派出所民事纠纷调解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74.
南海争端究其本质是中国在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受到别国的侵犯。争端源起于近代,历经三个阶段,至今已两百余年。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屡次侵犯中国南海,揭开了争端的序幕。冷战期间,东南亚有关国家在南沙占领岛礁、分割海域、掠夺资源,导致了争端的激化。冷战结束后,美日印饿等域外大国积极介入,加剧了争端的升温。面对错综复杂的南海局势,中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有效措施以坚决维护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75.
现行仲裁法将离婚案件排除在仲裁庭的管辖范围之外,这样的规定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本文从概念、特征和意义、标准出发,将离婚案件放到具体的标准当中进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简单的将涉及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关系的争议排除在可仲裁性争议之外是不合理的。离婚争议中,确认婚姻关系解除是不可以提交仲裁解决,但就其他方面,即使涉及身份关系,法律也没有强制要求相关财产问题必须由法院解决,这给仲裁解决有了可能性。所以,应区别具体情况,关键看案件中具体的争议事项是否符合争议可仲裁性的标准,应当将可仲裁性的标准放到案件的具体争议性质中去判断,而不是简单地以案件类型论。  相似文献   
176.
工程遣价咨询企业是开展建筑业ADR业务的最佳主体。实践证明,ADR能够有效解决建设工程纠纷。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积极尝试开展ADR业务的各种形式,加强行业规范和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造价信息管理体系,提高造价工程师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7.
高等教育步入大众教育后我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因教育而产生的纠纷日益增多。由于各种教育纠纷各有其特点,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纠纷,建立完善的多元教育法律救济体系,落实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8.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管道内工作的机器人,采用双平行四边形机构扩大其管径适应范围,以STM32F207ZG为主控芯片,外扩SRAM进行信息缓存,利用TCP/IP协议进行上下位机通信,通过搭载各类传感器完成管道内的检测任务。该管道机器人具有转弯灵活、攀爬能力强等特点,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9.
农民工群体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法律维权意识普遍薄弱,在劳动市场上始终处于弱势,就业中劳动权益易被侵犯。而现行立法在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的诸多程序和实体设计上有不足之处,导致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农民工一方经常陷入诉讼困境。相关立法应强调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倾斜性保护,改变司法救济路径单一,救济成本高,胜诉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0.
无论从纠纷自身的表现形态,还是从公民维权本能的角度来说,消费者群体性纠纷都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同时具备修正社会制度、促成良性纠纷解决机制形成的积极性价值。从争议客体的属性来说,消费者群体性纠纷则具有不同于群体性事件的私益性和非政治性,这一特性决定了消费者群体纠纷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司法审判模式。然而,目前中国消费类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方式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解决模式,司法审判模式已经被边缘化甚至政治化。因此,矫正目前消费者群体性纠纷解决中的模式错位,在制度层面构建以司法审判模式为主导的"类型化"纠纷解决机制成为恢复消费者维权机制正常化运行、最终实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