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73篇
科学研究   5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在举证责任、赔偿数额及惩戒力度等方面存在缺陷,应在举证责任上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在赔偿数额上采用综合性标准,惩戒力度与遏制食品违法行为相适应。  相似文献   
22.
从国外教育评价制度看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评价体系是基础教育质量保障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国际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在开展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各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为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本文作者在介绍国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就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建立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3.
胡绍忠 《科技广场》2012,(9):127-129
电气测量的精确度是衡量测量特性的主要指标,也是决定控制效果好坏的重要条件。基于DSP电气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它们存在于测量的各个环节之中。监测装置的系统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两方面:装置的硬件电路误差和算法误差。  相似文献   
24.
生态文明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人作为事物的主体,必须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行动付诸于实践,全面提高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只有让民众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观念发生改进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让民众积极的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真正的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在政府的参与引导,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的制约,各地方的全面贯彻执行和大力宣传下,把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5.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提升,与学校科研管理密切相关。分析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内涵及目前科研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提出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并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常州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影响教师科研素质提升的因素进行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26.
泸州市社科联课题组成员对泸州市各个公共场所公示语(有英译的)进行为期一年的收集、整理,并写成调研报告,通过分析公示语翻译中的错误及原因,指出了公示语翻译的基本原则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7.
该文通过对组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绩效不良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根据教学系统设计原理和ADDIE绩效管理一般模式,构建了一个改进的绩效管理过程模式,并基于此过程模式给出了组织绩效不良问题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推进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8.
以托美丁钠为起始原料.与氯甲酸异丁酯、甘氨酸反应生成中间体托美丁甘氨酰胺,再与氯甲酸异丁酯、愈创木酚反应制得呱氨托美丁,同时对其的精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提高了目标物的质量,总收率65%,具有较大的产业化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29.
离婚妇女作为妇女中的特殊群体,其法定权利应该得到充分实现。但由于法律规定的一些内容过于抽象、保障措施仍不到位等原因,妇女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仍有发生。妇女生活相对贫苦化的问题目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对目前婚姻法离婚经济帮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制度性重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0.
This paper uses the concept of paradigm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School Improve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quantitative School Effectiveness studies. It argues that a significant and explicit paradigm change occurred in the early 1990s, resulting in a managerialist approach; a reductionist use of the concept culture; and an inadequate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of poverty and under‐achievement. Some arguments are presented to show how this paradigm relates to a broader neo‐liberal context, and an alternative paradigm is outl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