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834篇
科学研究   7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邸敬涵  温宗国 《资源科学》2021,43(3):612-625
资源产品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在对全球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同时,也产生了显著的跨境环境影响转移。传统仅从国家或产业层面评估国际贸易中单一环境要素的隐含流已远无法满足国际谈判与博弈中的精细化决策要求。本文以铜资源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产品级、多环境要素的国际贸易环境影响及隐含流核算体系,选取了2018年6种铜资源产品的国际贸易数据,核算了铜资源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对各国带来的环境影响变化及在各国之间形成的多环境要素隐含流。分析发现:①不同资源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的环境影响类别、国际贸易带来的环境影响变化和所形成的隐含流规律等方面均具有较大差异。②铜资源产品的国际贸易带来了全球环境影响的显著增加,其中,约97%来源于铜矿、粗铜、精炼铜等原材料产品的贸易,主要流向原料国,其余3%的贸易环境影响增加来源于铜废料的国际贸易,主要由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承担;③总体上,在铜资源的国际贸易中主要形成了“发达国家→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全球环境影响转移链条。根据研究所得结论,建议在资源产品国际贸易谈判博弈和环境政策制定中,应综合考虑多环境要素,并结合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资源产品予以精细的差别化管理。  相似文献   
62.
美在身边,美在心间——有人对美的存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回到当下,没有关注自己的心灵,而是太多地把自己放置于扰攘而纷乱的外在场域中,包括随波逐流,追赶时尚,等等;审美发现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幸福——它需要有设身处地的感受、体验,需要有心灵的审视和情感的抚摸,要经过一个由生理感受转化为心理感受的过程;审美——走向心富。审美与心富是互为关系的,即,人的心灵的观照使审美成为可能,而审美实践的进行,则更有益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人生境界的提升。对于审美者而言,其中往往即含蕴了或可意会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63.
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研究中,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一直是众多教育从业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内涵,然后分析了目前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即学生对英语教学认识不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师资力量匮乏和生活素材缺失。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介绍了教师对学生学习风格把握的重要性及生活化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4.
所谓生死哲学,就是对生命与死亡进行深刻反思与追问而形成的对生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死亡,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深度和广度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哲学家。阅读海明威文学作品,领悟其中的生死哲学,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理解生命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抗战时期,为动员家庭妇女参加战时妇女新生活运动工作,宋关龄发动中央各机关职员眷属组织新生活运动妇女工作队。军政部妇女工作队队费由其队员的男性配偶承担.其职位也由男性配偶在军政部中的职级所决定。军政部队队员不是依据其兴趣加入各队.因而影响到其对妇女新生活运动工作的持久热情和工作的实际绩效。受战时环境、交通阻滞、身体健康、家庭环境及其配偶人事变迁等因素的影响,时有队员提交辞呈。  相似文献   
66.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勇于批判和改革旧教育,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始终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本文拟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进行阐述,在深刻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该理论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7.
穆念 《海外英语》2014,(7):193-194
John Keats is an famous English Romantic poet. His poem Ode to A Nightingale are mostly read by readers all over the world. In China, many scholars have analyzed the ode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especially death. But the short paper will not only analyze the death, but also the life in the ode. Keats loves death, and praises life.  相似文献   
68.
挪威画家蒙克是20世纪初期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流派的先驱.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疾病、死亡、情爱等主题,这一类绘画题材来源于画家本身真实经历.他的作品受哲学家尼采观念的影响,既有对孤独、死亡的刻画,也有对光明的渴望.他的创作形式不仅局限于油画,木刻、石版、铜版、壁画方面均有独特的创造,其中尤以“生命”组画最为出色.20世纪初期的西方社会,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艺术上面临着理性主义与表现主义的争论.蒙克的作品揭示了那个时期人们隐蔽的心灵,表现了人类内心共有的痛苦与快乐,直接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流派的兴起.  相似文献   
69.
加拿大作家杨·马特尔的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通过讲述少年派在海上漂流227天后成功生还的故事,试图唤起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从而认同人需要信仰、需要对生命的敬畏这一主题。这一主题深蕴的传达有赖于其对英雄冒险的神话类型化叙事结构的套用,原始猎人的神话原型的复现以及由老虎、岛及漂流所构成象征系统这三个神话原型要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70.
萧红的《生死场》是一部力透纸背的作品,它深入生命的本质,揭示其中的痛苦、艰辛、挣扎、淡漠、悲哀。回归文学的创作本质,《生死场》分别从生、死、轮回的层面出发,对于人类永恒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追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