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货物出厂税在清末开始筹议和征收,但具体征办情况较为复杂。甲午之前,晚清政府即开始对国内洋务企业征收这种出厂税,税率为5%。《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商获得在华开设工厂的权利,晚清政府为谋抵制,筹议也对在华外企征收出厂税,并且华洋一律,税率均提高至10%,但没有成功,实际税率仍按5%执行。出厂税征收的曲折过程表明,我国近代税制备受列强操纵,带有典型的半殖民地特征。  相似文献   
72.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在一定的特殊的社会气候中发生的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将受到多个维度和视角的影响。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会受到社会、性别、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译本的产生。《到灯塔去》是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之作。文章通过《到灯塔去》瞿世镜和王家湘两个译本的对比来研究译者性别身份影响下,不同性别的译者对于同一作品的不同翻译策略以及导致这种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3.
双性同体的概念很早就出现在西方文化中,作为一种女性主义的理想和价值观,最早是由伍尔夫在其著名的女性主义批评著作《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提出,引起了国内外研究界的强烈反响。《到灯塔去》是英国杰出女作家伍尔夫的代表作品。莉丽是该作品中一个很重要角色,小说中伍尔夫通过十年期间莉丽完成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意识的变化,塑造了这位有独特性格双性同体的女画家,表达了其对男女两性和谐合作理想状态的憧憬,为女性解放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74.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主义文学先锋作家,其代表作《到灯塔去》是一部独特的意识流小说,其艺术魅力表现在"有意味的形式"、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对照和两条行文线索并置三个方面,也体现出伍尔夫对和谐与平衡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75.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运用意识流叙事技巧的力作之一,更是向读者展示她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品之一。文章从空间政治学角度切入,通过分析伍尔夫在作品中塑造的艺术空间,解读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伍尔夫认为女性生活在一个由男权话语、权力结合而形成的层层网络的真实空间中,其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外界空间的排挤和渗透,致使女性思想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能按照自己原有的轨迹发展,只能在和外部空间不断抗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6.
《顽主》《甲方乙方》《私人订制》都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故事模式。三个剧班的演出目标和表演者需求各有所异。《顽主》借该模式呈现纷繁的社会现象,表达现代都市人的焦虑。而作为贺岁片的《甲方乙方》是一个圆梦游戏,《私人订制》则是梦的拆解。这一模式实际上模拟了“造梦机器”电影的拍摄过程,甚至模拟了日常生活运作,具有元语言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到灯塔去》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在叙事策略上别具一格:运用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和自由间接引语这种独特的叙事技巧,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探索变化多端的人的内心世界,展示真正的人性。伍尔夫小说叙事技巧既是对传统叙事的革新,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作形式。  相似文献   
78.
英国工厂法保护女工是多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阶级层面看有以下三点:第一,成年男工支持工厂法保护女工;第二,工厂主之间、工厂主与农场主之间的竞争在保护女工中的作用;第三,女工的斗争在工厂法保护自身中的作用。除女工自身外,其他两者支持工厂法保护女工,其主要目的要么是把她们当作为本阶级或阶层谋取利益的工具,要么是把更多的社会责任强加给她们。但是,工厂法对女工的保护客观上还是极大地促进了妇女的解放。  相似文献   
79.
杜甫陇右纪行诗《石龛》的地理位置,“旧注”寥寥无几。考察确认:今甘肃西和石峡镇石峡村西山的“八峰崖石龛”为杜甫笔下的“石龛”。但杜甫只去了“石龛下”,而未去“石龛”。通过对前往八峰崖石窟道路的考察,找到了杜甫能“驱车石龛下”的道路,即由高河口进入,经石坝、刘河、真武、曹家湾梁、关坝、喜集、灯塔,到寺儿湾之路;通过对八峰石龛下寺儿湾“吉祥寺”遗存的考察,找到了杜甫走这条路的真正原因,拂去了诗意与八峰石龛环境位置相抵牾的疑云。论述了《石龛》诗与“仇池草堂”、《仇池》诗的关系,认为:《石龛》诗破解了诗圣专程寻访仇池的密码,也找出了诗圣寓居仇池山下飞龙峡东端灯塔村的证据,其《仇池》诗是在飞龙峡所写,属纪行诗。  相似文献   
80.
德国工业4.0“精益学习工厂”以行为主义为引领,以能力本位为导向,以学习者面向工业4.0需求的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合作,将价值链管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在宏观层面的学习工厂、中观层面的教学模块和微观层面的教学情境三个维度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技术、生产、教学要素的系统整合,发展了一套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习者实践能力的系统方法,为培养学习者面向工业4.0需求的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德国工业4.0“精益学习工厂”为我国培养面向智能工业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提供了如下借鉴:明确面向我国智能工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实现实践教学机构从宏观建设运营到微观教学实施的系统化设计,借助工业4.0技术手段将价值链管理和精益生产融入教学过程以实现生产、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