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4184篇
科学研究   50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40篇
综合类   30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642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清代山西学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田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赡学制度。清代学田在明代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清政府教育财政支出的重要补充。清代山西学田有其自身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92.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内蒙古快速的经济增长却伴随着就业弹性的显著下降甚至就业负增长的趋势。笔者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1978-2004年前25年期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就业增长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相反。进一步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作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阶段的就业弹性系数,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变动存在非一致性。  相似文献   
93.
从战略角度对我国劳动就业中长期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必须按照市场机制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必须要把解决就业问题纳入到国家的总体发展之中,从而充分发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综合社会效应。为此,可采取如启国土整治工程,为现已定型的两代低素质农村劳动力寻求就业出路;组建“绿色军队”,把解决就业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劳动力的市场管理,全面实施劳动力的市场准入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94.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的探索中,以"索求第一、适时调向、主干辐射、以点带面"作为专业建设原则;以就业、创业为目标,积极与企业合作办学;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完善专业建设.通过20多年的办学实践,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95.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制度不配套的制约、利益冲突等方面的因素,高校过去实施的聘用制,存在多项问题,已经严重失真。匡正聘用制,须从岗设置入手,聘中引入群众监督,拓宽选聘范围;聘后科学考评,同时有区别地加大对落聘人员的分流力度。  相似文献   
96.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届高校毕业生整体面临就业市场需求暂时低迷以及人才供给增加的双重压力。根据国家最新就业政策,结合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情实际,提出学校以生为本、全员参与、多方联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多项举措,给出了毕业生做好求职准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美国大学聘用制度具有聘用形式多样性,手续规范性,聘用的动态性及公开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美国大学员工聘用较为灵活、优化、高效和规范。  相似文献   
98.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应本着功能性、技术性、交互性、人性化的原则,借助Internet的无限扩展性,发挥互联网络自身的高科技优势,形成一个交互式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99.
对从业者素质要求分析着力于用人单位的特殊要求,从即将进入的岗位需求出发决定学生应该"精什么"。根据学生自我发展需求和原有基础,决定"学什么"。受教育者需求和特点分析是确定课程起点、调整课程目标、筛选和组织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课程开发者需要先进理念支撑的人才观,才能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0.
弱势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因遭遇到歧视和不公而产生的认识偏差及心理问题等,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践踏了社会民主和法治,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本文着重分析了女大学生、贫困生、有生理疾患的学生、残疾生和容貌不佳的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就业难现状及其危害,并建议从制定政策、完善法律、加强心理辅导等方面消除就业歧视,推进大学生无障碍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