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0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新历史小说在学术界有多种定义,新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历史题材小说、女性新历史小说等等,都是其诸种概念中的一种。厘清新历史小说的不同称谓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全面回归和了解新历史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历史小说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遁入了困境,不少新历史小说家纷纷转型,寻求新的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112.
“新历史小谢,自生成之日起就存在着命名、指认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争议,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其自身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有关之外,还与认知的视角和理论的转换密不可分。本文从概念述析和阶段演变的角度出发,渐次过渡到“历史”和“叙事”的问题。鉴于域外存在的理论背景,当代中国的“新历史小说”问题研究必须强调叙事的维度和历史的关联等侧面,而上述内容,正是认识这一现象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13.
巩占龙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1):16-17,23
在20世纪中国小说创作中,萧红以独特鲜明的文体风格和描写女性意识的深入成熟而独树一帜。她的小说,通过对贫苦妇女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她们的生活遭遇和生存状态,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迫害和践踏,从生与死、灵与肉等多方面写出女性的生存真相,思考着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14.
黄蓓佳是一位多产且获奖颇多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儿童小说不仅赢得了儿童的喜爱,也博得了成年人的青睐。这得益于其儿童小说独特的情感表达艺术:情与理的契合,情与象的契合,情与言的契合。“你的眼泪,我的奢望”是黄蓓佳儿童小说所努力追求的情感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15.
论余华不同时期小说的语言词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的创作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其词汇策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怪异陌生化时期,通过改变词汇的陪义和义域来达到新奇怪异的效果到审美简化时期,深入民间语境选择词汇,语言平实自然的转变;又到语言狂欢时期转向大量引用流行语,使文本极具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6.
日本小说观念的近代转型以坪内逍遥的文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为标志。他提出的写实主义小说观,成为明治文坛上振聋发聩的新声,在更新日本小说观念、确立文学的独立价值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显示出他作为先行者所具有的胆识和勇气,也为日本近代文学和文学观念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7.
《小说月报》(1910-1920)关心的是代表传统道德的女性,主张妇女应该独立,在社会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具体的方式是通过封面与插图之副文本对国内外女性进行介绍与对比,从而关心和思考中国城市中上层妇女的地位和命运。在婚姻介绍上,编辑者选用印度陋习婚姻与英国文明婚姻形成对比,从而反思近代中国婚姻状况;《小说月报》对中国传统婚姻中“节烈”观念也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118.
严歌苓小说创作中的男性形象可分为弱势男性群体、西方男性群体、特殊时期男性群体以及同性恋群体。这些男性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非理想。从时代环境角度以及女性个体心理角度来分析,产生这一类型人物形象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在性别和异域文化的双重压迫中产生了必须将男性弱化的心理需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19.
由于十七年文学与时代政治的紧密关系,所以常常被评论家视为人与自我的失落的文学。然而,十七年时期的文本往往在表达了什么与如何表达之间又形成了叙事的裂缝。从微观叙述形态层面上来探讨《创业史》,可以发现其叙事张力在文本内部的人物关系设置、矛盾冲突的展开方式、作家对角色的定位与读者接受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呈现。  相似文献   
120.
哈金创作的五部长篇小说分别塑造了五位男主人公:邵彬、孔林、杨教授、俞元和武男。他们表面上职业不同、经历迥异,但哈金同时也赋予了他们一些共同的特质:从气质上讲,他们五人都被打上了清晰的知识分子烙印;从世俗生活的角度看,他们都有着分裂的情感,各自的精神世界里则弥漫着厚重的孤独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