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3432篇
科学研究   263篇
体育   147篇
综合类   26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马力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3):37-38
分析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常见的几种课程模式,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等方面,提出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举世闻名的《学会生存》观念引导下,出现教育改革世界范围的同步性;而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正是从强健学生身心出发,促进现代青少年的身心协调发展,重视快乐和勤劳的体验,用“三维”健康观,探索丰富多彩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挑战自我,培养学生创造新世界良好体能,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3.
社会流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中地位的升迁或降落。本文从社会流动的视角来考察科举制度,分析科举制与社会流动的历史渊源以及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阶层流动的贡献,并探寻科举制促进社会流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循环经济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基本概念的阐述,全面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5.
杜甫在楼阁诗中,采用虚实结合、情景相融的手法,塑造了孤高偏寒、超脱飞扬和高边清新的三种高楼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普泛关怀,对尘世苦难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76.
张爱玲笔下的三组女性人物分别显示了各自的生存图景:"凄艳的蝴蝶"曹七巧、霓喜健康、泼辣,但难以掩饰命运的难堪;娇宠的准尤物王娇蕊、白流苏、殷宝滟明艳动人,其依附性地位实包含着难言的辛酸;自立的女性虞家茵、顾曼桢朴素平实,其独立的地位却依然没有带给她们满足的喜悦。在这些女性人物生存的挣扎与缺陷基础上,张爱玲寄寓了一种企望安顿女性生命的地母精神。  相似文献   
77.
教育学界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教育本体论问题本身具有不可消解性,即“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内在地反映了人类本性的历史性和永恒性的统一。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追求教育有无“本体”或“本质”,而在于对教育“本体”和“本质”的追问方式。基于后现代主义理论自身的贫困,教育本体论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倾向问题。在终极价值上,当代教育哲学就是教育本体论;在次级反思的层面上,教育哲学就是教育观;在当下中国现实中,这种教育观就是主体性教育观。  相似文献   
78.
转型期大众学随着经济体制、生活方式、化思想背景的转换和大众传播媒介电子化时代的到来而变得更加平民化、生活化、感觉化、从众化,它犹如一艘欲望号航船——生存欲望为动力,情感欲望为风帆,官能欲望为甲板,书写欲望为橹桨,驶向无遮无拦的民众生活与阅读的港湾。  相似文献   
79.
从阐述数据库应用系统体系结构入手,分析了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各自优劣,基于web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模式比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性能更好。设计开发了基于web的某武装部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0.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发展必须反映多元论和个人独特性,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要理解每一个情境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在于,高职教师应积极培养丰富且多样的能力,尝试改变教学上的互动方式,将角色定位为协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并在课程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