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教育   323篇
科学研究   31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关于农业自然资源商品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俊城 《资源科学》1998,20(1):44-48
本文探讨了农业自然资源成为商品的条件。指出并非所有的农业自然资源都能成为商品。同时,联系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针对一些观点提出商榷,并从6个方面概括了农业自然资源作为商品的特性。  相似文献   
92.
信息化中的区域问题:对苏南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  高峰 《情报科学》1998,16(5):452-459
信息化进程中的区域问题是信息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既要整体推进,又要区域重点突破。根据这一设想,本文对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苏南信息化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文章总结论述了苏南在全国率先实现信息化的优势条件、苏南率先实现信息化的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并对苏南实现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战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最后研究了苏南信息产业布局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3.
中国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地方实际出发,对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发展中的目标、功能、特点、体制、运行机制、管理运作、人才培养、考核评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提供一些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范例及其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4.
高等教育发展会随着经济发展同向、同步、同质量提高,人力资本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而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对于进一步改革和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综合运用管理科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以经济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划分的经济区域和高等教育区域为基础,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元代汪古马氏家族源自西域,在未进入汉地之前,基本上与非汉族人联姻,具有较强的族群认同感和种族联姻特征。入元后,随着该家族逐渐深入汉地,其通婚由种族婚姻向政治门第婚姻不断转变;且大多与与自身身份地位接近的中低级官僚联姻。另外,马氏家族还十分注重选取与自己同样倾向汉文化且具有较高汉化儒学水平的家族和个人为联姻对象,这从一个侧面映射出该家族逐渐汉化和儒化的历史进程。另外,随着家族居地的变迁,马氏的通婚还表现出一定的地缘性及情感和交谊因素的成分,反映了元代少数民族中低级官僚家族通婚状况的许多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96.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并利用山东省17城市面板数据,对山东省近年来基于专利的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2004-2008年山东17城市创新效率都呈上升趋势,总体效率提高约4个百分点;(2)各城市间效率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且研发创新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呈正相关性;(3)进行创新,需要各地在基础设施、制度安排和管理创新上下功夫,政府的积极有效作为能够起到关键的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增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的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东、中、西部几大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悬殊,这也是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区域科技能力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如何创新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政策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在对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与东中部地区对比后提出:西部地区今后应在投融资机制、社会管理体制、制度和环境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98.
中小企业集群是当前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不仅对于中小企业获取规模经济优势具有积极影响,还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又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本文主要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与集群化的互动效应,以及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小企业发展程度差异问题,进而,提出发展中、西部区域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必要性与发展思路。本文研究不仅对于宏观部门有重点地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于解决后转轨时期中西部区域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利用洞庭湖流域1999年1月-2008年12月间的TRMM3B43月降水量资料,通过区域综合Z指数的构建,旱涝等级的划分以及降水变差系数的计算,对洞庭湖流域近10年来的旱涝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流域实测降水数据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TRMM数据在流域旱涝监测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较高可信度。另外,研究结果显示:①在区域综合Z指数构建过程中,由于考虑了区域降水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文中的计算方法比通常采用的面积平均法更加符合实际;②TRMM数据格点在流域内均匀分布,可有效刻画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其监测的流域旱涝结果较有限气象站点的监测结果更加真实、可靠;③受季节性季风降水及区内复杂地貌特征的影响,洞庭湖流域旱涝发生较为频繁,平均一年内大约有2.8个月和2.4个月,分别表现为流域性的洪涝和干旱。且总体上,流域性洪涝发生的频率和等级要高于干旱;④洞庭湖流域洪涝发生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征。在过去10年间,常常有持续2~3个月,甚至更长的洪涝或干旱发生;⑤洞庭湖流域西北部、西南部以及东南部的旱涝发生几率相对较高,而中部和东部的几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北部湖区的几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0.
中国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资源科学》2010,32(8):1592-1600
中国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全面地了解全国各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全国各地区自2003年-2007年以来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及其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畜牧业发展不平衡,生产结构的区域化特征明显。通过对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后发现,各地区生产结构及其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其社会经济状况、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更深层次的解释是由于市场分割、各地区消费习惯差异以及生产者和政府目标收益的不一致引发的区域之间对其自身优势利用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由于造成畜牧业生产结构区域差异的原因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也是轻重有别,这就导致了各地区畜牧业发展分属综合优势区、竞争优势区、结构优势区、优势缺乏区这4个不同的区域类型。最后,在基于资源禀赋与粮食安全的视域下,进一步指出我国区域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是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特征以及畜禽生产条件进行优势区域布局,继续加大生产结构的调整力度,提高草食畜的生产比重,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