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教育   486篇
科学研究   37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区域R&D产业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R&D产业的发展差异。主要结论是,区域之间R&D产业的投入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投入系数相差悬殊。区域R&D产业投入的活动类型结构基本上是试验发展>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各区域都十分重视对试验发展的投入。区域R&D产业投入的执行机构结构主要以企业为主,其次是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区域R&D产业的产出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但是,中部地区的产出效率高于东部和西部。而且,投入小的区域其产出效率却比较高。  相似文献   
52.
区域“数字鸿沟”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数字鸿沟"在全球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和谐世界的建立,要想从根本上弥合区域"数字鸿沟"就必须分析其形成原因。信息资源的差距和信息技术使用技能的差距是区域"数字鸿沟"形成的直接原因,二者分别从"信息拥有"和"信息使用"方面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政府相关政策的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是区域"数字鸿沟"形成的间接原因,分别从"信息化需求"、"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意识"方面发挥作用。这5种原因以特定结构系统地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区域"数字鸿沟"的形成。  相似文献   
53.
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区域性文献传递网的运作流程和运作方式。以福建省文献传递协作网为例,分析其组织管理模式从原始模式、集中模式向分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其他区域性文献传递网在组织管理模式上的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田刚  李南 《科研管理》2011,32(7):34-44
以1991~2007年中国大陆29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外生性影响因素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联合估计的方法(SFA一步法),测算了中国各地区物流业技术效率,考察了人力资本、制度、政府干预、开放程度及产业结构等环境因素对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发现有:考察期间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在扩大;政府干预、国有率阻碍技术效率提升,但负面影响在减小;人力资本、开放程度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但由于二者存在交互影响使得它们对物流效率的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明显弱于东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对该地区物流效率的促进作用变为显著;就物流发展环境而言,中部地区存在"塌陷"现象;改善物流环境对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高素质人力资源对我国区域经济支撑作用的地带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涵  杨开忠  姜玲 《软科学》2011,25(3):91-94
基于2001~2007年全国分省区面板数据库,通过探索最优基本模型和引入地区虚拟变量,定量分析了高素质人力资源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及其所呈现的地带差异和全局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6.
中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界定、特征与功能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是我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类型区。欠发达资源富集区,集经济落后性、社会复杂性、生态脆弱性、环境敏感性、资源富集性、致富迫切性等特点于一体,在中国经济区划、资源功能区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国土规划及主体功能区划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发现",资源诅咒"在部分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建立"资源诅咒"预警系统,采取包括资源措施、生态措施、产业措施等在内的系列措施,有效规避"资源诅咒"是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7.
气候变化背景下近50年来黑河流域冰川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运用RS和GIS,基于航空相片、地形图和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近50a来黑河流域冰川资源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950s/1970s-2003年,该流域的335条冰川总面积缩小了29.6%,平均每条冰川缩小0.10km2,冰川末端平均后退258m,退缩比率达31.0%,且黑河干流以西的冰川面积缩小及末端退缩幅度均强于干流以东。分析认为,气温显著升高是黑河流域冰川快速萎缩的主导因素。与我国西部其它地区冰川变化相比,黑河流域冰川面积缩小幅度明显较大,且祁连山东、中、西段冰川变化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这是区域气候差异、冰川规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山东省公共卫生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地区差异较大。以2009年山东省17地市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各地区公共卫生水平的总体得分,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各地区公共卫生状况分为三大类别,总结出各类别地区公共卫生的总体特点与差异,提出促进公共卫生地区间均等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9.
张坚  吉欢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9):19-26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 Ⅴ对2000-2020年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重庆维普期刊数据库收录的CSSCI、北大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发表的关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索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呈现出区域性特征,且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国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和生态位等方面;结合区域特点、生态学特征以及利用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研究是未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60.
我国不同省份考生进入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很大差异.以“211工程”院校为例,直辖市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东北地区考入“211工程”院校机会较大,而考生多的省份则相对较小,个别省份之间两极化现象严重.可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整招生计划;国家宏观统筹调控;因地制宜地遏制招生本地化现象;拓宽高校的经费筹集渠道;增强对地方的服务意识,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等措施,来有效地缩小不同地区之间入学机会的差异,维护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