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6篇
科学研究   40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45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倡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结论:青少年体育生活化情况有喜有忧,每周进行体育锻炼频率较高,每次进行体育锻炼时间处于中等水平,但参与体育活动强度较小,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比较均匀;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多样,体育锻炼场所选择倾向于免费的场地;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有个人生活习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和减肥塑形等;影响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惰性、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课余时间少、设施及场地不足等。促进策略:强化青少年主导因素的作用,转变自身的健康价值观念;拓宽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意识,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作用;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体育环境;营造以生活化为目标的学校体育环境;优化体育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体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2.
政府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任何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的资源配置和利益整合。基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而言,政府职能的革新不仅是行政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政治问题。面对当代社会快速转型的基本国情,政府必须强化责任意识、规范自身行为、凸显预见功能。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可以提升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持政治稳定的能力,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3.
肖灿 《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0):15-17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它以其优美婀娜的舞蹈动作,清脆悦耳的杯声和客家味极浓的山歌调式改编的音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它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成为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54.
经济跨越式发展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根本战略选择。本文在详细探讨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必然性及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的观点,并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5.
中国式的现代化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注入动力、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从现代化的视角审视,在以下方面产生了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从激励机制看,充分调动了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公平竞争,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了中国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6.
本认为“创新概念经历了“创造新东西”、“经济学内涵”和“整合”论三个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并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概括为由三个部分构成的有机体系。作通过“创新理论在我国”演变过程的考察,认为我国许多人一直是仅仅从技术学来理解“创新”概念,并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化阻碍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劣根性,以及当前盛行“等同”论思想渊源。最后论述了“等同”论与新时代明要求的相迅不容性。  相似文献   
157.
中国作为体育强国的现实差距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成为体育大国,如何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和目标.为此,首先对体育强国进行理论界定和评估构想分析,使其能够站在客观和量化的角度进行比较,接着对中国作为体育强国的现实差距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体育强国的4大板块支撑系统作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8.
中产阶层的概念,在经济学收入分配问题的讨论中被广泛使用,但确几乎是最为模棱两可的学术术语。既没有清晰的定义,更没有准确的定量界定。本文参考国际对比的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平的对应关系、结合中国的消费支出特征,明确界定出中国中产阶层的上限和下限,划分出上产、中产、下产三个阶层;在此基础上,以2003-2007年测度数据为依据,预测出中国中产阶层人口比重将在2018年与下产阶层持平;进而,以3000元人民币为组距,刻画出中国居民2000-2007g--收入分配格局。根据其变化特征,总结出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趋势,并提出扩大中产阶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9.
黄骏 《未来与发展》2010,(10):34-38
近些年来,庙会成为许多地方搞活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大餐,然而这道大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非议,在某些地方甚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庙会文化面临的这种境遇来自于现代经济社会提出的挑战。在走向现代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人们观念的更新给庙会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是个必然的趋势,精神消费在庙会文化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庙会文化生存空间的拓宽有赖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相似文献   
160.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东部季风区秋季气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通  陈少勇  高蓉  张燕霞 《资源科学》2009,31(10):1740-1748
利用中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近46a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REOF、Mann-Kendall、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季风区秋季气温的变暖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东部季风区秋季气温增温明显,1961年~2006年46年期间增温率为0.22℃/10a,其中11月份增温最大;从1974年开始气温呈增加趋势,1987年有一次显著突变;秋季气候变暖中,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存在区域差异,大部分地方以最低气温的升高为主,而中西部最高气温的增温比较突出;②秋季气温的稳定性,黄河南部高于北部;③季风区大多数区域秋季气温变化有明显上升趋势,增温率从南向北增大,气温变化趋势不显著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的南部;④根据REOF分析,将该区秋季气温异常细分为北、中、南、东南和中南5个分区;全区性的前10个偏暖年,70%出现在1990年以后:气温异常变化存在准7年和11年的周期;⑤气温的转折北部和南部比中部早5~10年,南部从本世纪初期开始转为降温,值得关注;气温的突变北部和南部比中部早3~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