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056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46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Special-Contracted Teacher Scheme, a supplement to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er supply,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17 years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ose teachers has gained a lot of attention. Using data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the sample counties in four central and western provincial-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this paper studies how special-contracted teachers have affected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non-cognitive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 development framework of the new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how those effects vary among different teacher groups.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special-contracted teachers have helped improve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rural students, their role is limited in improving students’ non-cognitive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female special-contracted teachers and those without a normal major play an obviously bigger role in raising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special-contracted teachers can to some extent help narrow the urban-rural gap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but more research needs to be don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effects on students’ non-cognitive ability.  相似文献   
62.
In this text, which was originally delivered as a speech, I discuss the massive critique of teachers in the public discourse on education in Sweden over the last decade. I speak in defence of teachers, and since I am a teacher I speak in defence of myself. The critique of teachers, school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has been so overbearing that a purely rational response is simply not possible. Therefore, my response is rhetorical in tone. In highlighting the passion of teaching, I lift something central for teachers, which is seldom or never taught about teach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Neither is the passion of teaching present in the public discourse on education. Passion, I argue in the article, is that which adds excess or an overflow of meaning that cannot be contained within the order of discourse and which therefore puts this discourse out of balance. Finally, I discuss a new balance beyond this order in the context of a classroom. In a concluding section, I highlight the struggle over borders which define who can speak and think in “good” order and who cannot.  相似文献   
63.
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出彩的人生,即创造和实现价值。如何才能拥有人生价值,也许需要每一个人去寻求去思考。只有在不断地追问中才能逐渐澄明。这或许根源于人生价值的内在矛盾性:既有平等性,又有差异性。每一个人作为人的体现和独一无二,不以各种外在的条件而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同等的做人的权利,有同等的人格尊严,因此其存在的价值是平等的。另一方面,现实的人所具有的具体条件,使其与其他人存在种种差异,每一个人因其不同的作为而书写出不同的人生,从而具有不同的价值。肯定人的价值的平等性,人与人才能有一个交流、理解、合作和共处的基础。承认人的价值差异性,我们将意识到人生的责任,努力创造和提升自身价值,珍重自己独特的人生并尊重和容纳他人的人生。  相似文献   
64.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高尚的师德可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教师要公平待人;教师要律已宽人;教师要理解学生;师生之间以友好的态度相处;师生之间主动交往;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共事;还要把握交往的度。  相似文献   
65.
人的权利并非神授、天赋,而是人对自身主体地位和本质力量的觉醒和确认,其本质内涵是自由和平等。近代以来,权利成为法的价值产生的根源,也是法的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只有在体现了法的价值的正义中,人们的创造力才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66.
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公平是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是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但在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状况却不容乐观 ,首先 ,从入学机会来看 ,占人口多数的一般劳动者的子女在考试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真正能享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并不多。其次 ,就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而言 ,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在高等院校中所能得到的教育不同。且在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带来了师资质量滑坡以及教育资源紧缺等方面的问题 ,这无疑又对实质性的教育平等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 :学生家庭差异、城乡差别、高等学校地区间分配不均  相似文献   
67.
刘伟伟 《科教文汇》2012,(24):89-89,91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总之,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8.
石继雄 《科教文汇》2012,(36):190-191
班主任将人际交往的技巧运用到工作中去,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体现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管理班级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9.
新中国建立之后,所有工作的重点是在生产领域解放妇女,这不仅为"十七年"文学诞生雄强女性形象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而且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妇女有幸在政府支持下获得了和男性相同的平等权利。然而,在中国,由于传统家庭的模式根深蒂固,所以雄强女性虽能驰骋社会各个领域,却不能改变无法别离家园的历史宿命。更有甚者,波澜壮阔的妇女解放运动带有性压抑的意味,于是,雄强女性只能让情爱的力比多臣服于革命的激情。  相似文献   
70.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敢于反抗压迫,要求独立自由,追求平等的精神体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