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056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46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许丹丹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3):38-39,42
"蚁族"作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在中国出现的又一群体,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竞争机制的不平等、信息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社会保障的缺失是"蚁族"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因而我们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引导"蚁族"走出蚁穴困境。  相似文献   
992.
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针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种种不平等的现象,提出了具有强烈平等思想的教义,建立了具有平等思想的宗教制度。这种平等的思想不仅在伊斯兰教的教规、仪轨和习俗中得到充分反映,在宗教实践中得到认真推行,而且通过伊斯兰国家进入社会生活,通过政治、文化、经济等途径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穆罕默德所主张的平等思想对于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以及缓解当时和现在的社会危机和矛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当今社会,教育改变命运的功能愈加显著,而不平等的教育边界的存在则使教育的这一功能成为社会对部分人的偏爱.教育边界的产生源于先赋性的教育制度安排与后致性的社会分类的共谋,而自我的类别化、群体排斥以及不平等边界的正当化机制则使已生成的边界获得进一步强化,从而使教育不平等的基础从对教育权益占有的外在显性表现,转向了以身份为标记的内在的、隐性的深层根源.被标签化了的身份的错误建构使教育不平等成为完全而持久的教育不平等.对不平等边界的消除企图通过身份模式以根除社会偏见得以实现是表面的,也是天真的,而基于地位模式的参与平等理念则为教育平等的实现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994.
美国加州大学本科招生综合评审制度体现了加州大学致力于实现"公平合理招收成绩卓越且具有多元智力、经历和背景的学生"的理念。这一制度要求各分校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成就以及为大学作出贡献的潜能,并要求评价时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教育机会及其曾经面临的艰难挑战等因素可能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这对思考现行中国高校招生中的公平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主要从西方女权主义的性别思考、中国传统社会的女性归属、女性文化抒写的激进意识、女性人生修养的专门指导等国内女性研究的四种走向,来分析当下女性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据此对女性文化进行实践意义上的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996.
从民族平等视角论文化相对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和多样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共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其也有着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这一理论正反两方面的内涵在民族平等理论和实践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997.
程平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6):118-121
"善"、"平等"、"责任"是元伦理学的概念体系。通过对一些翻译理论思想的研究,发现翻译同样具有"善"、"平等"、"责任"的伦理属性,"善"为指导翻译最重要的伦理原则,"善译"要做到"善思、善待、善意";"平等"为翻译之公正伦理;"责任"为翻译质量之保障伦理,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是翻译行为的内在伦理要求,又是确保翻译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8.
高等学校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是一项关系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民族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是党和国家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谈政策长期稳定的实施,保障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是实现民族平等、社会稳定以及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项优惠政策引发了很多争论,度止之声、改革之声不绝于耳。文章认为从我国当代国情来看,这项政策需要在不断的完善改革中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推到了历史舞台的最前沿。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教育社会学关注的焦点,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专业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的目标是追求体现效率的公平和体现公平的效率.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发展生产力,就可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