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4篇
教育   8239篇
科学研究   582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654篇
综合类   73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5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817篇
  2008年   1145篇
  2007年   1630篇
  2006年   1470篇
  2005年   863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51.
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服务社区,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社区读者群,针对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问题,通过哈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探索,提出发展社区读者6条途径,并收到了积极的反馈。  相似文献   
52.
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为学习型社会服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夏晓玲 《图书馆论坛》2006,26(1):164-165,148,168
图书馆是传播科学文化的园地,肩负着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使命。图书馆各项职能履行得到位与否,为读者服务是其关键。文章从在学习型社会中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出发,重点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53.
孔祥年 《图书馆论坛》2006,26(1):193-194
图书馆是家谱搜集、研究、服务工作部门之一,实践说明开展家谱服务活动,顺应时代需要,深受百姓欢迎,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4.
和谐社会中的信息公平制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探讨信息公平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存在信息鸿沟的现状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提出消除信息鸿沟、实现信息公平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5.
学习型社会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习已成为国人之必需。承担着社会教育职能的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公共图书馆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和完善其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56.
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与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邹行 《图书馆论坛》2004,24(3):14-16,13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的发展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我们必须努力建设与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57.
论学习化社会与图书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学习化社会的涵义与实质,论述实现学习化社会的基本途径,以及图书馆在实现学习化社会中作为基本设施的地位、作用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8.
介绍在CEPA条件下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针对澳门图书馆拥有的丰富特色资源,指出建立定题服务中心,搭建科技信息平台,深化教育功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等是澳门图书馆谋求新发展与世界图书馆同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9.
Worn Grooves     
Drawing from visual, material and written archival sources,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explores some of the functions, uses and perceived values of recorded sound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in its aftermath. An instrument of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commemoration, the gramophone helped bridge geographical (and, in some cases, cultural) distances between the home front and the rear, providing civilians with the fleeting illusion of presence, proximity, or even sentimental communion with the front. The article analyses (a) the affective and connective, but also propagandist, values of commercial wartime recordings as they circulated between the home and the front, (b) the popular notion of gramophones as regulatory instruments of civilisation, (c) the commemorative exploitations of recorded sound in the interwar period.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British experience, contrasting it with examples drawn from French and German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60.
宿舍是高职学生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这样一个群体具有"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两重性。根据这一群体的特点,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来开展和谐宿舍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