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1102篇
科学研究   117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10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5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湖北"共享工程"资源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思路、内容、建设目标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若干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42.
基于Web交互式视频点播系统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流媒体和流技术的概念,流媒体技术原因及基于Web交互式视频点播系统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美国图书馆超联盟的形成机制--非零和合作博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论述了美国图书馆超联盟的形成机制及其潜在的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44.
镜像服务器在我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镜像服务器的功能和特点,并介绍了其在本馆电子阅览室中的应用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5.
指出作为美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图书馆对东亚学术研究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美国东亚图书馆的起源、馆藏规模、联盟组织、服务方式和内容变革等方面简述美国东亚图书馆事业的最新发展状况;认为如何充分应用新技术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是美国东亚图书馆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6.
论知识分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当从综合的角度来理解知识分享的含义。知识分享是知识共享的一个重要条件,问题解决型知识分享是知识分享的主流形式,图书馆的发展史是一部知识分享的演进史,制度安排和信息技术是知识分享不断发展的有力保证,互联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最重要的知识分享工具(系统),知识分享是共时分享和历时分享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7.
CALIS联机编目系统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介绍了CALIS联机编目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目标,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也提出了目前该系统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8.
论文提出在进行联合编目、共同建设数据库、寻求资源共享等工作中必须充分关注书目数据的质量问题,必须加强数据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形成一个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49.
我国信息资源共享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马费成  裴雷 《情报学报》2005,24(3):277-285
本文通过回顾信息资源共享的历史发展,研究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和理论进展,提出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教学活动极为重要,而当前高校普遍缺乏创新支撑服务平台及灵活的实践服务模式,学生在自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常常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完成创新项目所需资源的准备;一轮轮的教学实践环境建设,由于多围绕课程、学科的培养体系投入,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与学生强烈的创新实践需求形成尖锐矛盾。本文基于当前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中学生创新中心建设,创造性提出以工具借出、设备借用、远程加工、设计IP撮合等为特点的特色服务模式,持续大量地为学生提供基本器具资源使用和加工服务。围绕学生需求提供"创新实践图书馆"式的服务,为学生创造创新实践的服务环境。本文就设备借出、3D打印等具体工程服务分中心建设的内容、目标和服务模式,阐述了这类创新实践服务中心的建设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施思路。实践证明,建设工程服务中心能有效解决设备利用率问题,更好地培养大规模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人才,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