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1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教育   2236篇
科学研究   173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4篇
综合类   22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最重要推动力,技术立国战略是日本在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的情况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酝酿并在80年代初正式实施的发展战略。技术立国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对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较为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2.
蒉延芳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上海工商界的著名宁波帮企业家。以蒉延芳为个案,通过对其一生工商实践和社会活动的回顾与总结,分析了宁波帮企业家中“知识务求其新,而道德务存其旧”的独特现象及其对当代企业家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43.
人才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性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以职工技能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事关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局,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4.
日本先保证国内资源、能源的稳定供应,对相关的产业部门进行投资,再从比较优势的行业依次对外进行扩散,使本国的“边际产业”依次向外转移。“日本式”的这种产业流向在当前我国实施QDII制度条件下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5.
近10年国内工业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概念特征、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客源市场等8个方面对近10年来工业旅游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初步分析了国内工业旅游的研究方法。依据现有的研究文献,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未构建起来,定性研究是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主导范式。今后的研究主要可以从理论体系、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产品设计、学术交流等5个方面加以深入。  相似文献   
46.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及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等形势的出现,国内外各部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演化;青海省作为一个资源性省份,如何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制定出适合省情的产业政策,明确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突出与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这是推进青海经济发展的关键步伐。  相似文献   
47.
《工业工程概论》是一门为培养学生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双语课程。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多而分散等问题,结合各教学单元知识点的结构与特点,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细化、教学内容更新三个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内容重构方面的实践,并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变革等方面对教学内容重构的有效实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8.
阐述了工业设计方法论内容的四个层次及意义,后结合实际,重点用创新设计法、形态组构法、设计管理法等理论对宝马这一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及其旗下第五代新产品宝马5系轿车的设计研发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9.
小城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小城镇建设必然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应根据小城镇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专业设置、职业培训制度、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与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小城镇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0.
历史上,大机器工业对人的工作极限的挑战,使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都开发到了极致,以适应高速运转的流水生产线,人的情绪因此变得更加焦躁和紧张。在当代,高新技术的巨大力量也并非为了开创一个乌托邦,而是迫切需要控制一种混乱无序的生活剧变,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的精神心理仍然受到传统工业范型的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