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4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4255篇
科学研究   97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25篇
综合类   287篇
信息传播   1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普惠、公平与效益是形成教育强国政策框架的三条主线。通过对教育指标的国际比较和对教育强国政策框架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强国政策框架包括四类增长模块——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新型教育经费资助政策及每万人口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这四类增长模块是我国迈向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和发展驱动力。  相似文献   
62.
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本世纪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既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又是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者,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科学素质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科学素质现状难以胜任创新型国家建设主力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途径,提升高校教师的科学素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63.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我国是应该实行“依法治国一还是“以德治国”:首先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基本内容入手,深刻地分析并阐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理论的科学内涵,接着阐述了现阶段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论证我国应实行依法治国,一是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二是如何实行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64.
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最重要推动力,技术立国战略是日本在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的情况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酝酿并在80年代初正式实施的发展战略。技术立国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对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较为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65.
勤俭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话题。毛泽东的厉行节约、勤俭建国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贪污浪费是最大的犯罪,要坚持勤俭办一切的原则,要处理好发展生产、勤俭节约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等等,都是毛泽东勤俭节约思想的集中体现。今天,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回顾毛泽东这一一以贯之的思想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空间维度是历史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史家的空间观念是其历史观念的基础。中国传统史家的空问观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近代在外力与西学的双重作用下,它逐渐为“新世界观”所取代。空间观念的变化,意味着传统以天下秩序观念为依托的历史解释模式的危机,它引发了史学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世界历史叙事、历史科学观、自下而上书写民史等成为新史学思维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67.
传统的历史教学偏重于知识传授、浅层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层面上开展教学活动 ,很少进入综合应用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层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历史思维能力 ,可采用发散创新、对比创新、辩证创新、反推创新、重组创新等多种方法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的学习层次也将得到总体提升。  相似文献   
68.
创新教育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先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经济时代发展要求,教育应该更新观念,转变教法,加强人文教育,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体系,落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大力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9.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层次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高职教育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缺乏民主的基础教育扼杀了创造力萌芽;自主意识的薄弱堵塞了创造力的源泉;缺乏怀疑和批判精神。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0.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观点, 论证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措施、目的和意义, 并且认为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过程中,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权力意识与法律意识、自律与他律以及柔性疏导与刚性制约等关系。这是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法制化亟需解决的新课题。它对于在新的世纪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解决“一手硬, 一手软”问题, 从“人治”走向“法治”, 并使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