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08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481篇
教育   28558篇
科学研究   4323篇
各国文化   83篇
体育   2417篇
综合类   2373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16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679篇
  2020年   784篇
  2019年   664篇
  2018年   531篇
  2017年   529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1033篇
  2014年   2365篇
  2013年   2590篇
  2012年   3182篇
  2011年   3229篇
  2010年   2416篇
  2009年   2312篇
  2008年   2603篇
  2007年   3017篇
  2006年   2592篇
  2005年   2318篇
  2004年   1955篇
  2003年   1705篇
  2002年   1350篇
  2001年   1114篇
  2000年   614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电机转子参数振动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中 ,两极电机转子等具有矩形截面的轴 ,由于不同方向上的弯曲刚度不同而引起振动 ,即使激振频率远离系统自然频率 ,也可能产生较大响应而造成破坏 ,这就是参数激励共振。所以 ,研究参数激励系统的稳定性及其稳定区域 (范围 )是很重要的。本文以非对称刚度转子和实际电机转子截面轴转动时的弯曲振动为例 ,用Floquet理论研究其振动稳定范围  相似文献   
72.
田径类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课程设计角度,探讨了田径类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诸多课程设计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3.
运用文献资料、技术图像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技术价值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在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数量、价值、类型、表现形式等方面与世界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数量相对较少;成套动作中平衡类、转体类动作所占的比例很少、难度类型不丰富;难度动作表现形式还有待丰富和提高.同时,提出了提高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技术价值水平的主要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本文先简要的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组成和几个应用层次,接着讨论了数据融合技术中的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并尝试给出了其在入侵检测的身份识别的一个算法和实例.  相似文献   
75.
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计量模型与实现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年松 《体育科学》2006,26(7):75-78
关于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计量与实现机制研究,目前需要回答3个基本问题:一是,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所有权应当归谁所有;二是,职业运动员转会费计量依据应该包括哪些;三是,职业运动员转会究竟需要什么条件。围绕以上问题,除论证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所有权的性质和特点外,重点尝试建立一个评价、测度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的理论模型,同时,对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实现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6.
针对价值源泉多元论的观点,通过重温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论述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根据的实证,以及非劳动因素对价值创造影响作用的分析认为从价值凝结的角度看,劳动是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从使用价值创造的角度看,劳动和生产资料是物质财富的共同源泉.非劳动因素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仅是潜在价值源,劳动才是现实价值源.  相似文献   
77.
A first introduction to archival scienc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first introduction, written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is meant to be a concise basic text in which the core concepts of archival science are coherently defined and explained, in a non-polemical way and departing from a de-institutionalised point of view. It is not intended to support or reject any single theory, but to provide an overview. It should be read as a synthesis of a variety of shared ideas and views, not as a manifesto of a new approach to archival science. If there is anything new to it, it might be located in the coherent and integrated presentation. In this primer of archival science annotation has been avoided. The first of several versions of this First Introduction was written in August 1995. It was meant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Netherlands Archiefschool for a basic text on archival science which could support its different programs for archiv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fter ample discussion with the archival science teachers of the Archiefschool, it was introduced in the 1995/1996 courses. From then on, it has been used in almost all courses and classes on archival science on the undergraduate, 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levels and in several training and retraining programs of the Archiefschool.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version has been maintained in all subsequent versions, including this last one. Still, the text has frequently been adapted as a result of discussions with students and colleagues, in and outside the school. This first English version can almost be deemed as a collective product. Of the numerous colleagues who were engaged in this discussion and contributed to the text, special mention has to be made of Peter Horsman, Hans Scheurkogel, Hans Hofman, Eric Ketelaar, Herman Coppens and Kent Hayworth, who commented the English version. For the final text and all imperfections that may still cling to it I am, of course, responsible. An earlier version in Dutch has been published as: Theo thomassen, “Een korte introductie in de archivistiek”, in: P.J. Horsman, F.C.J. Ketelaar en T.H.P.M. Thomassen (red.),Naar een nieuw paradigma in de archivistiek ('s-Gravenhage, 1999), pp. 11–20.  相似文献   
78.
马克思主义在150多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几个发展阶段。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新就新在它的研究重点和理论内容重心,由暴力革命理论向经济建设理论转移。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须沿着邓小理论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79.
首先对输运过程中穿过参考截面ΔS的气体分子自由程的平均值λ穿为什么不等于λ而是大于λ作出了定性解释,然后通过定量计算求出了λ穿=2λ·  相似文献   
80.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广延与函盖上是古希腊罗马时期所无法比拟的 ,系统的考察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变迁不难发现 ,无论在价值观念上 ,还是在外在形式上都体现出奥林匹克运动价值取向的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