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7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教育   9323篇
科学研究   192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18篇
综合类   51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519篇
  2019年   498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909篇
  2013年   851篇
  2012年   1110篇
  2011年   1101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748篇
  2006年   769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从信息构建看未来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柏林 《情报学报》2004,23(4):463-468
本文从信息构建出发 ,进而引申到知识管理与知识推理 ,最终提出了知识基础工程。在设计并实现自然语言的语法开发平台时 ,产生了构建知识库的设想。利用语法开发平台 ,就可以对自然语言的语法进行开发 ,加上一个好的算法 ,就可以对大规模文本进行自动分析。对分析过的句子进行内容提取 ,并用面向对象方法和逻辑形式进行格式化 ,得到以面向对象为特征的常识知识库和以逻辑命题为特征的专家知识库 ,这应该是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的最高层次 ,也是知识工程的核心  相似文献   
32.
关于自然语言检索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琪玉 《图书馆论坛》2004,24(6):211-213,145
自然语言检索当前仅在关键词检索的层次上已经实现,重点分析了全文检索所适应和不适应的检索要求及其评价,用分析说明了当前关于自然语言检索的主流观点的不切实际,指出自然语言检索的发展方向是与情报检索语言结合和融合。  相似文献   
33.
KDD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数据库知识发现(KDD)活动的展开要求,着重从它的技术处理流程来分析它的特性及其存在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4.
The last step of the Information Retrieval process is to display the found documents to the user. However, some difficulties might occur at that point. English texts are usually written in the ASCII standard. Unlike the English language, many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 sets, and do not have one standard. This plurality of standards causes problems, especially in a web environment, where one may download a document with an unknown standard. This paper suggests a purely automatic way of finding the standard which was used by the document writer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letters distribution in the language. We developed a vector-space-based method that creates frequencies vectors for each letter of the language and then matches a new document's vectors to the pre-computed templates. The algorithm was applied on various types of corpora in Hebrew, Russian and English, and provides an efficient solution to the stated problem in most cases.  相似文献   
35.
文化可分为自在的文化与自为的文化。教师的教学生活可分为日常教学生活与非日常教学生活。自在的文化与日常教学生活具有内在一致性。日常教学生活这种自在的文化表征通过教师思想意识上的保守性、日常教学活动的重复性以及教师处理日常教学事务的经验性而表现得淋漓尽致。要对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进行文化改造,必须变革日常教学生活的文化根基,在自在文化与自为文化之间保持张力,构建教师学习协同体,促进教师的教学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36.
本文结合汕头大学OBE-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对工程教育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进行了再认识,建立了由课程教育体系,去"非工程化"实践教育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统筹发展体系等构成的融合创新体系模型。基于体系构成与逻辑的分析以及新工科纲领性文件研究,指出新工科内涵式发展本质要求在于教育系统对新需求响应的快速性与定位精准性。结合新工科范式转换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工程教育系统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这些分析有助于厘清新工科发展理念中的模糊界限与争议,更重要的是为指导新工科具体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7.
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教学活动极为重要,而当前高校普遍缺乏创新支撑服务平台及灵活的实践服务模式,学生在自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常常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完成创新项目所需资源的准备;一轮轮的教学实践环境建设,由于多围绕课程、学科的培养体系投入,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与学生强烈的创新实践需求形成尖锐矛盾。本文基于当前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中学生创新中心建设,创造性提出以工具借出、设备借用、远程加工、设计IP撮合等为特点的特色服务模式,持续大量地为学生提供基本器具资源使用和加工服务。围绕学生需求提供"创新实践图书馆"式的服务,为学生创造创新实践的服务环境。本文就设备借出、3D打印等具体工程服务分中心建设的内容、目标和服务模式,阐述了这类创新实践服务中心的建设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施思路。实践证明,建设工程服务中心能有效解决设备利用率问题,更好地培养大规模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人才,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38.
土木类专业实施艺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对土木类专业的艺术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推进艺术教育的发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选取重庆市5所设有土木类专业的院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高校土木类专业的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艺术活动的开展、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限制了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最后提出了加强土木类专业艺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9.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工程教育使命是培养适应未来全球先进制造业竞争环境的卓越工程师;该大学工程教育与工业界一起制定并实施了制造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创造、技术创新能力及产品商业化能力。该培养模式获得巨大成功,使高等工程教育更加务实,值得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40.
目前,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认证已成为很多国家人才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国情选择性实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认证体系,对于推进我国工程强国战略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研究对工程技术人才国际认证体系及英美德日四个工程强国认证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国际工程联盟IEA旗下的国际工程师认证IPEA、国际工程技师认证IETA、亚太工程师认证APEC、国际工程技术认证AIET四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认证体系及欧洲工程师认证体系EUR-ING的建立背景、认证程序及认证规范。同时,对美国、欧洲、英国、德国、日本及俄罗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国际认证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从比较的视角,对我国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认证中面对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剖析,提出我国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国际认证分步实施的思路及发展蓝图:在执行高等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及都柏林协议的基础上,开展IEA旗下IPEA、IETA和AIET三个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认证。首先从世界一流目标高校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进行国际认证,其次,进一步开启我国地方特色院校及特色产业国际工程技术人才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