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6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2230篇
科学研究   120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23篇
综合类   14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创造力的培养问题在书法教学中长期遭受漠视,以致于临摹教学几乎成为书法教学的代名词。以结构变形教学为切入口,可以开辟出一条使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能落到实处的可行路径。在结构变形教学中,应坚持以写实为前提并确保质量的原则。结构变形教学应涵盖观察力训练、思维力训练、表现力训练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2.
基于组织社会化理论,构建了旅游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影响因子模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助SPSS17.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实习效果的公共因子,对模型进行了优化.以每个主因子评价平均分为横轴,以每个主因子权重为纵轴绘制象限图,运用象限图评价实习效果影响因子,确定改善实习效果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3.
赵富强  鲁倩  陈耘 《科研管理》2020,41(4):94-102
多元化员工可为组织带来诸多创新所需异质知识,同时也为组织带来极大管理挑战,因而多元包容性人力资源实践(IHRP)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通过界定IHRP的内涵构成并构建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探究其对个体创造力的作用机理与边界条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与逐步回归发现:(1)IHRP包括个性化配置、多元性选拔、包容性发展、参与性评估和针对性薪酬;(2)IHRP对个体创造力有积极促进作用;(3)双元学习在IHRP与个体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4)魅力型领导调节IHRP对双元学习与个体创造力的直接作用,同时调节IHRP通过双元学习对个体创造力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在教学中就如何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创新能力进行了一些探讨。实践证明 ,运用创造教学法教学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兴趣 ;能够提高学生创编武术套路的能力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5.
论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今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图书馆战略目标的转变、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渗稼使得职能部门化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图书馆的长远发展目标,组织结构向有机的矩阵式组织结构转变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区体育的开展深受社区体育组织文化观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从组织文化学角度研究了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问题,揭示了在不同历史阶段,应有相应的社区体育组织文化观,籍以推动我国社区体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7.
运动学校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国家体育总局京外直属运动学校组织人事管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索运动学校组织人事制度的改革方案。研究认为,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应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以考核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全员聘任和按劳分配。此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必须加快建立创新教育的运行机制 ,包括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体系 ;营造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 ;建立崇尚创新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9.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在实践中的尴尬,提出了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新载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