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70篇
教育   3641篇
科学研究   70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56篇
综合类   26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教师与学生群体间的文化冲突在学校最为普遍和常见,并主要表现为代际文化冲突和目标文化冲突,其实质则是文化角色冲突、文化价值冲突和文化内涵冲突。要处理好这种文化冲突,应在保留师生间建设性文化冲突的同时,积极整合两者间的对抗性冲突。  相似文献   
62.
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法OOA(object-oriented analysis)对影响泉州中心市区城中村的邻里关系进行详实的社会调查和探究,通过调研试图基本了解和掌握城中村居民的信息,对邻里关系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文章通过对泉州中心市区中典型的“城中村”进行实地考察,借鉴国内外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研究,从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思考;在此基础上就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3.
对和谐社会中人际和谐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全社会人与人融洽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本文分析了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对和谐社会的认识,第二部分分析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64.
1837-1847年为马克思早期著作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异化理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以发展为主题的今天,研究异化理论与发展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异化和发展的再认识,阐述了异化和发展的辨证关系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5.
针对国内学者普遍将“实践”视作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本体论蕴涵这一研究现状,笔者经过考察认为,对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逻辑结构以及认识目的三个方面存有局限,通过综观原著得出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处论断均非本质论,前者处在人类学层次,后者处在社会学层次。  相似文献   
66.
论说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和谐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说服就是宣传,就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它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而知之以心,衡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范,鉴之以实是说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调查听障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状况,寻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151名学生和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1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人际敏感和对他信任有很高的负相关;听障与否对人际敏感没有影响;专业对人际敏感有影响;男、女生在感情伤害和公共场合吃东西的感受上存在差异;聋人工学院的二年级学生人际敏感的受损程度明显小于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68.
通过讨论(L)积分、(IR)积分及(H)积分三者的关系,给出一类(H)可积而非(L)可积的函数.  相似文献   
69.
人文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 ,数字化时代的人文精神是科学的人文精神 ,是高科技时代人类的精神支柱。数字化时代是人文精神充分彰显的时代 ,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由时间的大量增加、人的能力的极大提高、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同时 ,数字化时代又存在人文精神衰变的悖论 ,主要表现为人在自身发展、文化、道德和心理、人类安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新困境。数字化时代科学的人文精神的建构要遵循以下原则 :在人文的视野中构建科学精神 ,以价值理性校正工具理性 ;要实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全球精神的有机整合 ;在理想的视野中把握现实性 ,实现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的统一 ;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中完善个体性。  相似文献   
70.
立足于“关系”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现象是复杂的,我们从复杂性思想、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等方面入手,把教育世界还原到教育中的事件与关系,使教育中的关系成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教育研究应关注教育中的关系:就教育活动本身而言,应关注教育场域;就教育研究者而言,应持一种介入的态度;就教育学科而言,应努力跨越边界,实现学科之间的穿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