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57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40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是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以空间飞行器为平台,瞄准世界科学前沿,从2011年开始布局和实施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迄今,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已走过了11年的历程,使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第一次有了系统性的支持计划,使我国的空间科学家从旁观者、参与者逐渐走近世界空间科学舞台的中央。文章回顾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从实施以来的发展历程,包括专项一期在科学前沿领域和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专项二期正在实施的项目情况,以及正在论证中的空间科学未来规划任务的优选项目。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将发展空间科学放到了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首要位置上。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瞄准空间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前沿,通过实现“从0到1的突破”,使空间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强国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2.
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急剧扩张以来,高校办学资源日趋紧张,很多高校难以达到“生均一分地”的办学标准,不得不建设新校区以拓展办学空间。新建校区的出现对高校经费运行系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本文基于1998—201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数据的研究发现:第一,虽然新建校区高校的生均总支出和生均总收入均显著高于非新建校区高校,但生均总收入的增长速度略慢于生均总支出,无论是财政性的基建拨款还是自筹收入都跟不上基建支出速度,且尚有较大规模的银行贷款收入和还本付息支出未纳入统计,收支不平衡为高校债务危机埋下了隐患。第二,新建校区高校的经费筹措规模整体扩大,但未能实现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其中财政拨款主要为教育事业费和基建拨款,自筹收入主要为事业收入。第三,新建校区对不同高校生均收入影响具有异质性,“985工程”院校生均总收入显著高于非“985工程”院校,统一入驻当地大学城能显著缓解高校经费筹措压力;相较于年级型,学院型布局模式会加大高校经费筹措压力。因此,建议我国高校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经费自筹能力,积极开拓经费来源渠道,减少对政府经费和事业收入的依赖;另一方面应尽可能优化新校区建设模式和布局模式,从降低成本角度减缓经费筹措压力。  相似文献   
213.
异地办学历经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结构。近年来有关高校异地办学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本文基于结构-功能的分析视角,在收集全国高校新建校区总体数据的基础上讨论当前高校异地办学过程中的问题。研究发现:异地校区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流出地政府、流入地政府和异地办学高校等不同主体的功能基础是其得以产生的原因;异地办学过程中存在的显功能问题包括服务地方发展不充分、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师生缺乏心理认同,潜功能问题包括缺乏差异化发展、外部资源难以持续、加剧教育资源地区不均衡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主管部门对于高校异地办学应采取谨慎对待、分类管理、合理控制的方针,基于A-G-I-L框架,各相关主体可从创新主体投入、强化目标管理、完善监督管理、加强顶层设计等路径完善高校异地校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