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教育   847篇
科学研究   70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1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对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支持作用。本文利用超效率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便解构农业发展的质量水平。通过引入空间视角,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系统考察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本省农业技术创新与邻近省份农业技术创新对本省农业发展质量具有显著促增作用,且邻近省份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本省的直接效应;本省和邻近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均通过农村人力资本以促进农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其中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的中介效应最为突出。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规制的加强有助于强化本省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空间上其他省份农业技术创新对本省农业发展质量的促增作用。研究发现推动了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发展质量的相关研究,提出的政策启示也有助于我国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2.
城乡融合对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城乡融合作为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因素。【方法】本文采用中国2005—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在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和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了城乡融合发展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研究发现:①总体上,城乡融合发展指数对农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低碳技术效率,但对前沿技术进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进而不利于改善农业碳排放效率。上述研究结论在空间溢出视角下仍然成立。②从城乡融合发展的不同维度来看,“人的融合”能够通过改善技术效率来有效提升农业碳排放效率,而“地的融合”和“资本的融合”虽然对技术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但由于受到技术进步的负向制约,最终阻碍了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总体提升。③门槛计量分析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约束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碳排放效率关系的显著门槛变量,当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迈过阈值后,城乡融合发展能够对农业碳排放效率产生显著的提升效应。【结论】因此,地方政府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应兼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构建以“人”为核心,统筹“地”和“资本”融合的城乡融合体系与机制,为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为契机来实现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GIDS)在地形起伏剧烈地区气温插值误差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气温垂直递减率的改进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GIDS-EAR)。该方法在进行温度插值时分别考虑了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特性。首先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经验值确定气温与海拔高度的偏回归系数,并利用偏回归系数对样本点气温值进行修正,再将此气温修正值代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解算气温与经纬度的偏回归系数,依据GIDS插值公式计算待插值点的温度值。基于1981-2010年四川省及周边省份219个气象观测站的累年月值温度值,将GIDS-EAR法与普通克里金法(OK)、反距离权重法(IDW)和GIDS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GIDS-EAR法得到的年均MAE和RMSE值较OK法分别降低67.71%和68.15%,较IDW法分别降低67.68%和66.45%,较GIDS分别降低25.65%和30.08%。该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及复杂地形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4.
为探讨河岸带斑块组成与空间分布对小气候的影响,以修复后的北京永定河门城湖-莲石湖段河岸带为研究区,于2017年8月,选择晴朗天气,分别在早晨、中午和傍晚实测每个植被斑块的地温(LST)、气温(TP)和相对湿度(RH),获取斑块指数。运用冗余度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植被斑块小气候的因素。结果表明:与道路相比,植被可显著降低斑块内部的LST和TP,增大RH;但不同类型植被斑块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夏季白天不同时刻植被斑块的LST、TP和RH均会受到斑块及其邻近斑块特征的共同影响,但不同类型斑块小气候所受影响不尽相同。中午时,草本植物高度增加0.1 m,LST降低5.11%;灌木覆盖度增加10%,TP降低2.50%,RH增加10.82%;邻域乔木面积增加10%,草阔和草本植物斑块LST分别降低8.26%和44.98%;邻域道路面积增加10%,草阔斑块LST最大增加6.00%;距河距离减少10 m,草本植物和灌木斑块RH最大分别增加9.32%和2.01%。不同斑块指数之间的交互或加和作用对小气候的影响通常比单个指数更显著。  相似文献   
995.
面向“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空间认知的现实需求,阐述该战略的地理科学内涵。结合对地观测的优势和特点,总结“一带一路”对地观测应用领域。回顾夜光遥感在对地观测中的独特优势,指出夜光遥感在油气开采时空信息挖掘、社会经济参数估算、生态环境评估、城市化过程重建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认为夜光遥感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独特作用,契合该战略的地理科学内涵和对地观测科学要素,可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空间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996.
探讨亚洲小车蝗的空间分布,以及在不同尺度上影响其分布的生境因子。基于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敖包音高勒调查和实测的亚洲小车蝗密度与生境条件数据,获得研究区蝗虫生境适宜性评分值(S值)的空间分布图。对整个研究区的S值和相关生境变量分别进行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融合Moran's I空间自相关尺度图的尺度方差分析、小波分析、或空隙度分析,以识别其等级结构和特征尺度。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在<0.3 km、<0.7~1.0 km和<1.9 km这3个尺度域上出现斑块化分布。这是不同尺度上相关生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植被类型和植被盖度对蝗虫在这3个尺度域上的分布均有影响;坡度、坡向和地形湿度指数对蝗虫在中小尺度域上的分布有影响;高程对蝗虫在中大尺度域上的分布有影响;土壤沙粒含量、pH、有机质含量和植物叶片含氮量对蝗虫在中尺度域上的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摘要:体育旅游空间结构是体育旅游活动在区域投影及空间表现形式,既揭示了体育旅游的空间布局,也反映了体育旅游的发展规模与发展程度。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日照市“水上运动之都”的空间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日照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日照市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城市名片,对城市体育旅游空间节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流、旅游空间布局和旅游空间影响力等旅游空间结构要素产生影响,促进了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和优化。分析日照市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发展停滞的致因,认为采取培育特色水上运动旅游空间、完善赛事旅游空间活动体系、扩大赛事旅游空间影响力、拓展水上运动文化空间、建立智慧体育旅游空间等措施,可为优化水上运动体育旅游空间布局,促进日照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8.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of the shutdown of HOME (the House for Migrant Workers' Empowerment), a cultural and service center for migrant workers. HOME was founded by the Taipei City Labor Bureau (TCLB) and subcontracted to TIWA (the Taiwan International Workers' Association) in 2002, when the Director of the TCLB was the former labor activist Zheng Cun‐qi. For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old‐time and free‐time (i.e. the work–rest distinction) is blurred. Most of their supposedly private reproductive activities are temporally squeezed into holidays and spatially forced into public places where they are exposed to the scrutiny of the Taiwanese. This peculiar situation of private/public inversion not only results from, but also serves to reinforce,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class inferiority in their workplace (i.e. the homes of their employers). I use the concept of ‘bracketing’ to describe the spatial‐temporal strategies used by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against this distorted inversion. I also analyze how employers ‘counter‐bracket’ migrant worker subjects as a counter strategy. HOME once existed as a ‘surrogate home’, providing shelter for migrant workers and allowing them to retain privacy during their days off. TIWA conducted organizing‐oriented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 to assist the migrants in forming their own community, and challenged the spatial hegemony of real estate owners in the ChungShan District. However, when Yan Shang‐luan, a well‐known feminist labor research professor, took over the directorship of the TCLB in 2004 Taipei City Labor Bureau. 2004. “‘Minutes of the meeting for the analysis,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t the House for Migrant Workers' Empowerment’ ‘”. 26 August [Google Scholar], she did not appreciate the function of HOME, and decided to close its doors. In analyzing the official rhetoric in the documents of the TCLB, I find that their decision to shut down HOME was a result of their middle‐class temporal‐spatial ‘habitus’. The shutdown became a counter‐bracket measure, which coincided with the real estate interests of the ChungShan local elites.  相似文献   
999.
利用1992年10月至2012年4月共19.5年的中尺度涡集研究南海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南海中尺度涡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其中大多数涡旋向西移动并伴有经向偏移.受南海环流形式的影响,东向移动涡旋多发生于吕宋岛西南部和越南东部海域.涡旋发生的季节变化显示在台湾和吕宋岛西南部.气旋(反气旋)式涡多发于春(冬)季,在吕宋岛西北部和越南东南部,气旋式涡多发生于冬季,反气旋式涡分别多发于秋季和夏季.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转涡度与涡旋形成具有较强相关性,风应力能量输入对涡旋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000.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清晰度、信息量丰富等优点,它的出现极大提高了遥感在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能力.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准确分类是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前提,高分辨遥感影像凭借其自身优势成为最重要的数据源.本研究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发展与特点、分类方法及其在城市专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回顾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用于城市土地利用分类的代表性方法及其在城市系统中提取建筑物、道路和绿地等专题信息的方法和应用进展,最后指出高分辨遥感影像在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