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教育   867篇
科学研究   69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11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7 毫秒
41.
环境规制、空间效应与农业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基本保障。通过全局GML指数法测度农业绿色发展,在检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系统分析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自愿型三种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直接和间接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依赖于绿色技术进步“单驱”驱动;农业绿色发展并不是空间随机分布的,存在“高—高”和“低—低”集聚的正相关现象;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农业绿色发展都具有显著的U形影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本地和邻近地区不具有显著性影响,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农业绿色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从异质性及空间角度讨论了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扩展了环境规制与农业绿色发展关系的研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水系重庆段河道形态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邵景安 《资源科学》2008,30(9):1431-1436
三峡大坝建设引起的蓄水位变化(从135m、145m到175m)必将影响到库区水环境格局,特别是河道形态.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由库区人类活动所导致的陆生生境的变化,而对空间水环境形态的变化较少注意.本文借助多时段卫星影像监测和数字高程模型模拟,对三峡水库蓄水后河道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河道水环境格局发生较大变化.175 m水位正常蓄水后受影响干流河段主要分布于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涪陵-云阳段,重点是忠县长江河段,长江及其支流形成增幅深切曲流.万州以下河段,干流河道主要表现为峡谷,受蓄水影响不大,而主要是长江北岸支流受到较大影响,尤以开县小江流域最为显著.将形成湖泊型水体.同时,三峡水库蓄水以后,由于蓄水水位的季节变化,将形成新的水库消落区.河道形态和蓄水体类型的改变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3.
运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辽宁省14个地级市2000—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计算出辽宁省各年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坐标及移动距离,分析出重心移动方向,定量地表示第三产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从而对第三产业分布和经济分布的演变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重心和经济重心位于辽宁省几何中心的东南面,第三产业分布和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性;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迁移方向基本一致,总体有缓慢向西南方向迁移的趋势,第三产业重心迁移的幅度大于经济重心,第三产业和经济的不协调性有所增长;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在经纬度上均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经济重心偏移与第三产业重心偏移的相互影响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4.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N1R) spectroscopy is as a rapid, convenient and simple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 useful for quantifying several soil properties. This method was used to estimate nitrogen (N) and organic matter (OM) content in a soil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County. A total of 125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field. Ninety-five samples spectra were used during the calibration and cross validation stage. Thirty samples spectra were used to predict N and OM concentration. NIR spectra of these samples were correlated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measured and predicted values of N and OM was 0.92 and 0.93, and SEP (standard error of prediction) were 3.28 and 0.06, respectively, which showed that NIR method had potential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se constituents in this so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R spectroscopy could be a good tool for precision farming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45.
对空间数据挖掘与传统数据挖掘进行比较。根据数据挖掘的目的分类,对已有的空间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及特点进行分析,包括空间数据概化、空间规则挖掘、空间分类、空间趋势预测、空间聚类、空间离群点查找等。对国内外空间数据挖掘的现状作了总结和评述。最后,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也作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46.
利用遥感手段,以低廉的成本有效获取包括居民地在内的地表信息是促使卫星遥感数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所在,也是遥感应用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虽然已有"空间分辨率越高,遥感分类精度也越高"的共性认识,但是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不同对于城镇和乡村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居民地信息提取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目前尚无明确答案。本文首先以同一区域不同空间分辨率的4种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定性探讨居民地在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表现特征;然后以两种不同分辨率的影像ALOS和TM为实验对象,对这两种影像上城镇和乡村居民地信息提取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基于10m-ALOS影像的居民地信息提取精度较30m-TM影像约提高6.09%,并且无论是依据哪一种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城镇居民地的信息提取精度都明显高于乡村居民地,但是,对于分散式分布的乡村居民地,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下降令其遥感识别更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其信息提取精度会随着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相比之下,城镇居民地的信息提取精度随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增加的趋势是有限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虽然居民地的轮廓清晰性以及像元的纯净度都与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基本上呈正相关,但是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会放大居民地内部结构的细节,从而对居民地的遥感识别与信息提取工作增加一些干扰性的噪声信息。  相似文献   
47.
北京市耕地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其社会经济协调模式解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北京市为例,在解析识别耕地功能表征因子的基础上,分别对北京13个区县(不包括中心城区)耕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功能进行评价,利用GIS反映多功能的空间分布形态,并通过信息熵模型对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测算,讨论各区县耕地多功能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发展阶段的协调模式。本文旨在揭示北京市耕地多功能在社会经济影响下的空间分异特征,为制定科学的耕地多功能利用布局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耕地多功能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此外在经济与政策的共同驱动下,多功能与经济的组合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经历高生产-中社会-低生态的正三角形态向低生产-中社会-高生态的倒三角形态演变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48.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被解释变量、排污费制度作为解释变量、产业规模和创新人员投入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排污费制度驱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以29个省域制造业为例,采用全域Moran’s I指数、局域Moran散点图和LISA集群地图分析了排污费制度和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基于GWR模型估计了排污费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研究结果表明:排污费制度和绿色技术创新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排污费制度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产生了空间分异,即发达省域支持"波特假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驱动效应越明显;而欠发达省域并不支持"波特假说",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抑制了排污费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驱动效应的实现。此外,产业规模和创新人员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49.
中国专利产出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采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从生产理论的角度,综合考虑了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并利用知识生产函数构造了可考察动态变化的DEA-Malmquist专利产出绩效指数。然后运用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区的社会经济面板数据对专利产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其区域差异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省域专利产出绩效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分布态势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其中"创新者"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对于专利产出绩效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在短期内,技术市场成交额和受大专以上教育(十万人)的人力资源产出指标对于绩效水平的提升缺乏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50.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佰发  苗长虹 《资源科学》2020,42(3):460-473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状况的重要表征。研究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厘清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粮食保障用地、生态保育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从城市群、省、市、县多尺度入手,利用7期土地利用数据对黄河流域1970—2015年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生态保育用地和耕地占比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9.04%和18.64%,表明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是其两大主体功能;②城乡建设用地占比逐年提高,城市群地区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空间;③黄河流域耕地、生态保育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各节点年份Moran’s I均大于0.75,表明3种功能类型用地具有强空间正向集聚效应,呈现出“凹”字型分布格局;④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同时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逐渐转化为城镇用地;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因素,驱动力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经济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后,伴随经济再发展不会出现大规模城乡建设用地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