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2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教育   2617篇
科学研究   92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230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20世纪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城市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加速了现代化进程。上海都市文化市场体制逐步形成。上海拥有现代中国最发达的出版机构和传播媒介,报刊传媒繁荣,出版业平民化,自由的文学撰稿人队伍出现了,文学的接受机制发生了变化。这对上海乃至全国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明代诗人徐渭创作了大量异于前代的边塞诗,其边塞诗所表现的不再是传统的边塞生活寒苦、征夫思妇的哀怨与思念、边地将士保疆的壮志、马革裹尸的悲凉等主题,而是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边塞和平图,以及在和平之下塞外的奇异风光、人情风貌,诗中处处充溢着温情,给读者以全新的感受,其和平边塞诗比前代战争边塞诗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3.
面对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与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企业作为地球上普遍的经济组织,是在地球上留下“生态足迹”最大的一类组织。它的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即依据生态系统闭路循环规律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生物链化”是消解当下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和必须。从循环经济——从未端治理到源头控制的理念出发,围绕企业产品的绿色设计,资本循环各环节的“生态”规制等方面阐述了企业生产“生物链化”的价值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4.
高职产学研结合中创造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如何管理好这些科研成果档案是一大难题。目前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档案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颇多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做好管理及开发利用,实现科研成果的社会与经济价值,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105.
利用茎尖脱毒生产脱毒种薯是解决马铃薯退化的根本性措施,本试验通过改良制定出新的马铃薯脱毒瓶苗生产工艺流程,从培养基制作、温度控制、瓶装苗及其污染控制、消毒灭菌和定期检查等方面研究了马铃薯脱毒苗快繁生产管理技术和脱毒苗扩繁技术关键,提出降低凭苗污染率和生长量的调控措施,使马铃薯脱毒瓶苗快繁技术应用更加完善和有效。  相似文献   
106.
抗战时期,农业是晋绥边区经济的主体,日寇侵略严重破坏了边区农业发展。边区政府和农民多措并举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促进了经济发展,满足了军需民食,为坚持抗战并取得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7.
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对软科学领域的六大核心期刊(2008—2018年)现状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软科学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要研究方向,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及创新链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开展研究,同时,发现各个参与研究者之间合作紧密。研究运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管窥我国软科学领域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为我国软科学繁荣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基于生产要素视角对国家高新区的建设进程展开历史回溯,发现高新区3次创业阶段所对应的生产要素结构与建设形态各具差异,且生产要素变迁决定着高新区建设形态的演变。据此在诊断当前国家高新区发展要素失衡的困境基础上,提出壮大主体合作、强化制度创新和培育文化氛围等要素结构优化路径,助力国家高新区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9.
在消费者具有绿色选择偏好和政府提供绿色补贴情况下,考虑农产品绿色度对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影响,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非合作与合作情形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微分博弈模型,基于HJB方程求得博弈均衡解。研究发现:无论是非合作还是协同合作情形,消费者的绿色偏好和政府的绿色补贴越高,主体产生的污染量越少、治污努力程度越高;政府补贴激励作用在非合作情形下失效,但在合作情形时效果显著;从非合作情形到合作情形,当政府补贴系数一定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治污努力及个体收益和总收益、农产品绿色度均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10.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佰发  苗长虹 《资源科学》2020,42(3):460-473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状况的重要表征。研究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厘清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粮食保障用地、生态保育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从城市群、省、市、县多尺度入手,利用7期土地利用数据对黄河流域1970—2015年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生态保育用地和耕地占比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9.04%和18.64%,表明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是其两大主体功能;②城乡建设用地占比逐年提高,城市群地区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空间;③黄河流域耕地、生态保育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各节点年份Moran’s I均大于0.75,表明3种功能类型用地具有强空间正向集聚效应,呈现出“凹”字型分布格局;④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同时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逐渐转化为城镇用地;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因素,驱动力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经济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后,伴随经济再发展不会出现大规模城乡建设用地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